明光市人民医院闫波:扎根基层,做百姓心中的好医生
“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医生。”
这是明光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兼内分泌科主任闫波一生奋斗的目标。20年来,他扎根在临床一线,养成了严谨求实,博学精进,勇于担当的精神。
从医以来,医治过近3万名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勤奋好学,潜心研究内分泌方面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擅长糖尿病诊治。
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创建内分泌科,积极推动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项目建设落实,组建团队,为糖尿病患者开通绿色通道,造福身边百姓。
坚定初心,立志成为好医生
想起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闫波秉着“治病救人”的信念,非常果断和坚决的选择了医学专业。
从医20余年,闫波什么都见过,紧张忧虑的患者、忧心忡忡的家属、乐观豁达的老人、浪漫无邪的小女孩……他见到人性中的真善美,也理解生活无处不在的困难和坎坷。他认为这是他最大的收获,并以这个职业选择引以为幸,为傲。
从此,从医途中,他更加投入,全心钻研业务知识,阅读大量有关医学资料,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学习有效的治疗方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他还定期为院内外的患者讲解糖尿病等知识,使患者收益匪浅,并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星期天和节假日对闫波来说是“奢侈品”。无论是女儿觉得每天几乎见不着爸爸,还是妻子认为他是“工作狂”, 只要是病人需要,他总是随问随答、随叫随到。病友咨询病情、治疗方案的电话、微信,每天至少有20个,他都不厌其烦地在第一时间耐心解答。
很多人会问:这么没日没夜,图的是什么?
闫波的回答:凭一个人的良心和一个医生的道德。如果真说图回报,他认为病人解除病痛获得健康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他经常遇到不识字、记忆力又差的老年患者,服药特别困难。比如,他曾经医治一位70岁的独居老奶奶,每日需进服5种药物。可她平时连一种药都吃不对,又没人照顾,大家都觉得无助。闫波就每天去教她认药,包括包装盒和药片的形状、颜色,把药盒标记成患者熟悉的、容易辨识的模式,看着她吃药,让她复述用药方法,十天后患者奇迹般掌握所有药物的用法。
以后随访过程中,患者再也没有吃错药。这不是唯一一例,这是闫波医务活动过程中千百例中的一例。尽其所能对群众热情、关心,对病人耐心、关爱,是闫波的服务信条。不管是谁,他都会给予同样的关爱和尊重。
患者感慨道:“这样的好医生能再多几个就好了,他能治病,还能暖心。”
曾有一位患者出院时送给闫波这样一首赞诗:“闫罗不收善心人,波澜不稳人也忧,妙手医人招招妙,手到病除旬日还。”
在闫波的心中,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自己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闫波先后荣获“滁州市青年岗位能手”、“滁州市向善向上好青年”、明城十佳卫士“最美医生”、“明光好人”、滁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创建科室,打造优质的医疗团队
2009年,闫波开始从事内分泌专科工作,是内分泌科的第一位医生,他见证了科室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全过程。如今,内分泌科在他的带领下,已成为滁州市市级重点学科。科室年出院患者2000余人,年门诊人次达四万余,为明光市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应有贡献。
作为科室的带头人,闫波时刻不忘自己肩上的使命。他始终本着创新管理、发展科室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面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他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率先开展人性化管理,引导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有效拉近医患距离,让病人在诊治中体会到亲人般的厚爱。
谈及明光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未来发展前景,闫波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非常注重团队打造,积极帮助提高青年医生诊疗技术能力,注重培养团队成员良好的医德医风修养和职业荣誉感、成就感。他善于发掘每个人的能力特点,因材施教,在轻松的氛围中就能把学习收获做到最大,打造了一支团结奋进、技术优良的内分泌队伍。
目前,内分泌科室拥有高职职称3人,中职职称10人,糖尿病专科护士3人,营养师3人,健康管理师1人,糖尿病足师1人,心理咨询师1人,运动咨询师1人,“2618糖脂工程项目”安徽省基层糖尿病防治讲者1人。
科室会定期安排他们外出进修,学习先进糖尿病教育管理知识,同时加强院内、科内培训,掌握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并进行考核,达到同质化管理。
教育先行,提高基层糖尿病诊疗水平
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患者只有掌握了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才能有更好的依从性,让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事半功倍。
面对明光市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居高,基层糖尿病防治任务艰巨现状,明光市人民医院暨内分泌科发起口号:“让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无处不在”,并于2015年开始组织实施。
医院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首先,开展健康知识教育讲座。每晚七点,科室医生、护士开展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讲座,每次15-25人,期间会进行适当提问,了解患者掌握情况,同时针对患者治疗误区进行指导纠错。
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每天下午医务人员带着患者做运动,闫波要求团队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必须能随时随地对患者进行教育,确保每位医生、护士开口就能讲。
其次,成立糖友群,目前科室已有9个微信群,累计4000余人,每天安排值班医生在线答疑并推送健康知识,且每周三安排医护人员开展线上健康知识教育讲座。科室制作了数十个健康短视频,通过抖音、明光发布、医院公众号等媒体不断科普宣传。
另外,闫波经常抽时间到医共体单位进行查房、会诊,帮助他们解决临床工作中的难题;并先后开展了多场面向卫生院医护人员的糖尿病适宜技术培训。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带领团队到社区开展各种义诊活动、专题讲座,进行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
近年来,甲状腺知识宣传周,联合国糖尿病日……几乎每逢这些节日,医院大多会举办大型糖友会(每次100人以上),进行血糖血压监测、并发症筛查、糖尿病教育、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糖友经验分享等,患者及家人参与度高、反映好。疫情期间,活动改为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闫波直言,通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医共体单位共同展开糖尿病慢病管理,与传统的就诊模式相比,能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提高诊疗满意度及服务价值,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闫波希望,依托信息化,未来在运作上能够更加完善、更加有效,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简捷、实用的医疗服务。
责任编辑:曹艳
审核:王军
“千县工程”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榜样之旅第二站——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参访+培训启动,看国内首家三级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建设模式,助力千县工程肿瘤防治中心建设!2023年11月,相聚北京!欢迎咨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