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矢志创新 | 北京医院青年学术联盟举办第六期“京医荟”

2023-11-07 10:09   北京医院

10月26日,北京医院科研处、北京医院青年学术联盟举办第六期“京医荟”学术交流活动。

10月26日,北京医院科研处、北京医院青年学术联盟举办第六期“京医荟”学术交流活动。特邀北京大学医学部孔炜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沈晓骅教授作专题报告,全院科研人员100余人参加。会议由北京医院王华教授主持。

39121699052743401  

北京医院科研处张鹏俊处长首先从院史简况、发展定位、平台建设、政策引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等方面介绍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特别是近年来医院整体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希望通过学术活动,促进与专家团队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北京大学孔炜教授作题为《从血管微环境中挖掘重大心血管病新靶点》的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细胞外基质微环境的组成、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的治疗策略。孔教授团队研究发现,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作为关键基质组分能够维持血管稳态,同时COMP的降解酶——金属蛋白酶ADAMTS7,能够促进血管新生内膜,从而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新思路。孔教授还探讨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腹主动脉瘤的影响,以及柚皮素在预防和逆转腹主动脉瘤进展方面的潜力,并解释了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特征,提出了新的防治策略。

83901699052743473  

北京大学孔炜教授作专题报告

孔教授团队研究还发现:血小板中的神经酰胺碱性水解酶(Acer1)对抑制腹主动脉瘤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COMP作为AT1-β-arrestin-2信号内源性偏向拮抗剂;新的血管保护性脂肪因子FAM19A5,同时筛选出SIPR2作为其高亲和力受体。这些研究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清华大学沈晓骅教授的讲题是《From DNA to Life: Decode the noncoding genome》,为与会人员勾勒出了从DNA到细胞再到生命的奇妙过程。她以小鼠多能干细胞为模型,从系统和分子水平上探索非编码RNA、基因组重复序列以及RNA结合蛋白,揭示了影响转录和染色质高级结构的新模式和规律,从独特的视角来揭示干细胞多能性和细胞命运决定的普适性规律。

39661699052743550  

清华大学沈晓骅教授作专题报告

沈教授团队研究发现,非编码RNA顺式调控邻近转录和染色质构象,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普遍模式;发现基因组折叠的基本规律,并提出转座子重复序列作为大尺度染色质三维结构形成的遗传分子基础。团队还发现RNA结合蛋白具有新颖的功能,通过相分离反馈来调控转录和染色质状态。这些研究,为全面理解基因表达调控、个体发育以及人类疾病的发生提供了创新性的理论基础,也为非编码RNA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76681699052743617  

陈北冬教授主持了后续的讨论环节。两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术经验与思考启发,与会人员热情高涨,纷纷请教科研中遇到的问题。两位专家鼓励青年科研人员从临床问题出发,在医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积极思考、深入探索。

期待以此次学术盛会为契机,未来可以围绕细胞水平血管微环境、分子水平基因表达调控等相关方向,追踪医学前沿动态,聚焦国际国内学术热点,深入开展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并为医学进步贡献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撰稿:科研处  孟雪  张弼

          老年医学研究所  刘昱东

审校:科研处  张鹏俊

           宣传处 孔竞  贺鹏

主编:孔竞  监制:黄贵平

编辑制作:宣传处  贺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北京医院,主动脉瘤,RNA,血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