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谱|| 5、抗筛全阳的抗体鉴定过程分享1例
嗨,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呀!咱们的读谱专栏好久都没有更新了,今日回归,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例抗筛全阳的抗体鉴定过程分享!
一、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胡某,男,47岁,Hb 61g/L,血型A型RhD阳性,申请交叉配血2u
二、输血相容性检测
1、复查交叉配血标本血型(Bio Rad 正定型检测卡)为A型RhD阳性。
2、抗筛三个细胞全阳无格局。
3、 随机交叉配血主侧不合。
换另一献血者交叉配血,仍主侧不合。
根据抗筛细胞抗原谱及交叉配血结果,考虑可能为自身抗体、药物抗体、CD38单抗、单个同种抗体、多重同种抗体、高频抗原抗体或其他非特异性干扰。
4、进一步行抗体鉴定试验(11组抗体鉴定谱细胞,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及自身对照和直抗试验(Bio Rad 直抗二分型(IgG/C3d)检测卡):
抗鉴阳性有格局,自身对照和直抗均阴性,考虑同种抗体可能性大。读谱结果如下:
由以上谱细胞结果,暂不能排除的抗体主要可能有抗-M和抗-E。
如何进一步排除或者确认呢?
5、跑个酶试剂(Bio Rad 菠萝酶)的抗鉴谱细胞看看(该酶试剂可增强Rh抗体的反应,同时减弱MNS的反应),酶谱抗鉴结果如下:
3、 5号细胞凝集程度明显减弱,9、11号细胞结果为阴性,4、7号细胞仍为阴性,据此推测,该抗体可能是单纯抗-M抗体。 接下来,咱们验证一下相关抗原。
6、患者Rh分型(Bio Rad Rh分型检测卡)结果如下:
Rh分型结果为CcDEe,根据免疫学规律,产生抗-E的可能性小,故暂时可排除。
7、患者MNS结果如下:
患者MNS血型为M-N+,具备产生抗-M的条件,故考虑该抗体为抗-M。 此时,有小伙伴会问了,既是抗-M,那为何2、7、10号细胞在抗人球介质中反应均阴性呢? 这里涉及到两个比较关键的点: (1) 剂量效应。我们观察到3、5、9、11号细胞均为纯合子,在抗人球介质中几乎约为2+凝集,而2、7、10号细胞为杂合子,反应为阴性。 (2) 抗体的最适反应温度。抗-M抗体多为冷反应抗体,通常在4℃反应比37℃强。
如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8、加一个4℃的盐水介质试验(Bio Rad 中性检测卡(微柱凝胶法),相当于卡式ABO血型检测的反定型孔),挑选部分谱细胞(1、4 M抗原阴性,3、5 为MM纯合子,2、7 为MN杂合子),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结果与预期相符,纯合子强凝集,杂合子相对弱凝集,阴性细胞结果仍为阴性。
试验进行到这里,可基本确认,该抗体为单一抗-M。
9、交叉配血。 由于抗-M标清试剂昂贵,本室采用盲配的方法在4℃环境进行筛血。随机6位献血者有一位(3号)主侧结果为阴性。
检测3号(血袋号83020)M抗原为阴性,如下:
10、综上,引起该案例抗筛全阳及交叉配血主侧不合的原因是同种抗-M抗体。输血时需避开M抗原阳性献血者红细胞。
三、回顾性分析
在本案例中,抗筛全阳,随机交叉主侧不合,咱们的第一感觉可能会认为是自身抗体、CD38单抗干扰、高频抗原抗体或其他非特异性干扰。然而,我们不能凭感觉猜结果。根据读谱结果(见下图,略有点脑仁疼),需进一步行抗鉴试验。
加做抗鉴、自身对照(非常重要的试验,鉴别同种抗体、自身抗体和其他非特异性干扰的关键试验之一)、直抗试验。自身和直抗均阴性,可排除自身抗体的干扰。根据抗鉴读谱结果,初步锁定为同种抗-M和抗-E。 在锁定了抗体的大概范围后,咱们再根据各个抗体的特点,选择相对应的检测方法进行一一验证或者排除,才最终确认为抗-M。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