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市中心医院聂洪荣:结缘眼科终不悔,精益求精护光明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作为一名眼科主任医师,聂洪荣以医者仁心守护患者;作为副院长,聂洪荣则带领医疗团队持续进步,蓬勃发展,以实干与担当交出实绩答卷。
勤奋自学不觉苦 结缘眼科终不悔
多年以前,一位高龄五保户眼疾患者,在政府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来到辽宁省东港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经一系列检查后,得出老人双眼均患白内障。在主治医生及时安排手术后,老人视力恢复。
当时为这位高龄眼疾患者进行手术的医生便是聂洪荣。回忆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聂洪荣至今仍深有感触。“那位老人刚入院时,表情呆滞、甚至摸索前行,但经手术恢复后,能明显感觉到他精气神的变化。从入院时的稍显‘褴褛’到术后恢复视力时的容光焕发,似是年轻了许多。他很高兴,在坚决不让医务人员搀扶后,径直走到我跟前,一直紧紧握着我的手久久没有松开。没有任何言语,但是我能理解他的感激之情。”
这件事对聂洪荣的触动很大,同时也让她深感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位。从那以后,“让每一位眼疾患者都恢复视力”就成为了她的职业追求。此后经年,聂洪荣的身份从眼科医生至眼科主任,到如今的副院长,背后的努力与付出,可想而知。
谈及在眼科深耕多年这一话题,聂洪荣表示:“与眼科的结缘算得上是一种机缘巧合。1999年,我从锦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来到东港市中心医院,原本想的是进手术科室,但当时医院的眼科正好缺人,我顺势进入了眼科。”
也是在进入眼科后,聂洪荣才后知后觉出“不对劲”来,当时的她对于眼科的知识可谓是一窍不通。聂洪荣有过迷茫,但她没有退缩,更是迎难而上。此后,聂洪荣在自学的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尤其是在学习超声乳化路上,眼耳手脚联动,完全靠自学做到无师自通,同时深入研究眼科手术技能。
学习着,进步着,于是收获着。在聂洪荣的不断努力下,考核时她顺利晋级,并成为该院眼科的第一位主任医师。
从那以后,聂洪荣深深感悟到眼科专业的精细化和重要性,曾先后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及北京同仁医院进修学习,只为将最新的眼科医疗技术引入到东港市,让更多的眼疾患者受益。
“在对眼睛进行深入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它们是无比奇妙的器官,体积虽然小,却承载着最重要的感觉功能——视觉,能够接收外界80%的信息。通过眼睛,还可以了解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变化。”聂洪荣说,近年来,医院更是坚持“小眼科大综合”发展思路,以眼科为中心,带动内分泌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等相关科室发展进步,形成了多学科联动、齐头并进的格局。
目前,东港市中心医院眼科在聂洪荣的带领下,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水平高超、人员构成合理的现代化医疗科室,整体水平位于省内同级医院前列。
对于眼科未来的发展规划,聂洪荣表示,一是提升眼科医疗服务能力和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未来还要进一步提升眼科医疗服务效率,构建“急、慢分开”模式;二是强化落实防治结合要求,建立眼科疾病的医疗、预防、康复相结合工作机制,为患者提供筛查-诊断-治疗-随访连续型诊疗服务;三是规划在“十四五”末,实现眼科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60%以上,眼科医生15名,旨在精细化发展眼科,从而更好地服务百姓。
一肩两担不知疲 不向光阴懒寸功
为了更好地为眼疾患者服务,聂洪荣在担任副院长后,仍然坚持每周出三个半天门诊,两个半天手术。
据聂洪荣介绍,每一位来院就诊的眼疾患者能顺利进行手术,得益于该院日间手术的开展。日间手术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的重点任务之一,行之有效的日间病房管理模式是推广日间手术过程中大型综合性医院需要承担的职责。
该院眼科在聂洪荣的带领下,经过不断地探索,引入了精益思维策略,通过专业技术培训来塑造凝聚力强的日间手术团队;建立日间病房与专科之间良性的互动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根据日间手术的自身特点,建立日间手术临床路径管理和全病程康复与健康教育随访体系;制订日间手术电子病历书写规范;建立日间手术安全质量监测体系,夯实日间手术质量和安全基础;建立符合东港地区眼科特色的日间手术发展模式。
同时,通过建立手术信息管理平台来优化流程,减少患者就医流程和等待时间来提高效率。另外,充分利用手术室空间,将择期手术安排在上午、日间手术安排在下午,达到一个手术室双倍效益目标。
“日间手术大规模推进后,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床位周转率明显提升,患者家属的陪护时间难题也顺利得到解决。”聂洪荣说,眼科在2022年开展日间手术1800余例,今年有望达到3000例。
聂洪荣坦言:“作为眼科医生时,关注的是眼科专业的发展,想的也主要是治好每一位眼疾患者。作为副院长,眼界从本科室的发展扩展到了全院发展,思考更多的是医院整体布局规划;在业务上要严守道德底线,严把纪律关;深入学习科学管理理念,为员工排忧解难,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全院医疗高质量发展。”
双重身份,不同责任,繁忙就成了聂洪荣的常态。聂洪荣笑着说:“成为副院长后,每周能有两个午休也成了奢侈。没午休是常态,但只要患者安康,我就安好。”
狠抓学科提能力 心系基层共成长
作为眼科主任出身的聂洪荣在担任副院长后,在医院学科建设上有她自己独到的见解。
聂洪荣认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发展一个学科时,必须选择稳定的研究方向,形成一个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因此,医院要注意引导各学科根据自身的基础和实力,瞄准本学科前沿,结合东港的区域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发展本学科。
同时,在抓学科建设时须突出重点,可通过扬长避短,将个别优势学科做强做大,有所为、有所不为;对有优势、有特色的科室重点扶持,并以此带动全院的学科建设。
另外,该院今年共落实18个亚专科,其中不孕不育和心脏中心属于院级战略亚专科。“对于医院所确定的重点亚专科,必须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重点扶持,鼓励其快速发展,以期尽早跻身于该学科领域的前沿。”聂洪荣表示。
在带领本院学科发展的同时,聂洪荣没有忘掉基层。在她看来,医疗机构在加强专科能力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支持基层、帮扶基层为导向,通过培养人才、下沉人才、开展巡诊以及远程医疗等各种方式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能力、提高水平;要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等方式,将专科能力建设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聂洪荣更是利用休息时间,主动为下级医院授课,定期到下级医院进行教学查房及技术指导。她认为,要以“县级强”带动“县域强”为目标,只有县域强起来,才能筑牢基层健康屏障。
学科建设传帮带 言传身教不藏私
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发展建设的最重要因素,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可以促进整个科室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整个科室的全面进步,还能激起年轻人的积极性。
聂洪荣强调:“要搞好学科建设,选好学科带头人非常关键。在选拔学科带头人时,既要看他是否具有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强烈的创新精神,也要看他能否率领全科人员共同努力,使科室达到并保持一定的先进水平及领先地位,还要看他是否具有高尚的医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具有一定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多年以来,聂洪荣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她不仅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还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和影响身边的年轻医生。
说起“传帮带”,聂洪荣笑着说:“就我自身而言,‘传帮带’就是在平时的诊疗过程中以身作则,热心做年轻医生的良师益友,在工作中督促他们,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
聂洪荣坦言,年轻医生是医院发展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医院目前处于关键发展时期,尤其需要他们堪当大任,带着过硬的技术本领,精于医术,诚于医德,主动担当作为。
作为医院的领导之一,聂洪荣勇于承担责任,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积极推动医院的改革和发展,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责任编辑:黄丽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