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细胞疗法正在蓬勃发展,其中CIK细胞疗法也进展迅速,诸多临床研究数据喜人,一次次验证了它的治疗优势和潜力。
近年来,细胞疗法正在蓬勃发展,其中CIK细胞疗法也进展迅速,诸多临床研究数据喜人,一次次验证了它的治疗优势和潜力。
它被誉为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新希望,不仅得到了多项数据的支撑,还有临床指南为其撑腰。2022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上,《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版》将“CIK细胞疗法”写进肝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推荐方案(证据水平:2A类)。
其实,此项指南重要的参考数据源自于夏建川教授团队的临床实验研究,今天选取其中的一些癌种,为大家特别介绍在CIK治疗方面夏建川教授团队所做的临床研究。
CIK细胞,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其增殖能力强,细胞毒作用强,具有一定的免疫特性。
CIK细胞具有双重T/NK特异性及作用机制
它不仅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还具有NK细胞的非MHC(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限制性杀瘤优点,因此也被叫做“自然杀伤细胞样T淋巴细胞”。
而且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很强,能够像“细胞导弹”一样精准“点射”肿瘤细胞,但不会伤及正常的细胞。
72例卵巢癌患接受术后化疗和CIK治疗,中位总体生存期超过5年
《Oncoimmunology》期刊截图
夏建川教授团队发表在《Oncoimmunology》上的一项CIK细胞辅助治疗术后化疗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疗效的回顾性分析,共入组64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其中72例接受化疗和序贯免疫治疗(CIT组),574例仅接受化疗(对照组)。CIT组患者接受至少8个周期的CIK细胞(范围8.0× 109–1.3× 1010细胞)输注,每个周期的间隔为2周。
EOC患者的生存分析
OS(总生存期)评估:在中位随访33.0个月期间,47.1%的患者死亡,中位术后OS为43.67个月。CIT患者1年、3年和5年的OS率分别为87%、63%和47%,对照组患者的OS率分别为65%、44%和31%。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接受辅助CIT治疗的患者表现出更有利的OS(中位OS,63.6个月vs39.6个月,p=0.001)。
PFS(无进展生存期)评估:术后中位PFS为28.2个月,CIT患者1年、3年和5年的PFS率分别为63%、48%和36%,对照组患者的PFS率分别为52%、35%和30%。乳腺癌:CIK组4年OS率高达92.4%,对照组仅为72.7%。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期刊截图
夏建川教授团队在乳腺癌方面也做了相关的回顾性研究,纳入了90例在2008-2012年进行乳房切除术后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其中45例接受单独化疗或序贯放疗,45例接受化疗联合/不联合放疗和序贯CIK输注。
TNBC患者的生存分析
CIK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对照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CIK组的1年、2年、3年和4年DFS率分别为97.7%、90.1%、83.4%和75.2%,对照组分别为88.9%、64.4%、62.1%和56.4%。
CIK组1年、2年、3年和4年OS率分别为100.0%、100.0%、96.7%和92.4%,对照组分别为95.6%、88.6%、76.3%和72.7%。
鼻咽癌:112例患者联合CIK治疗后中位OS为32个月,高于对照组9个月
《PLOS ONE》期刊截图
夏建川教授团队选取了222例鼻咽癌放疗完成后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时间为2006年9月至2010年4月。其中,112例患者接受4-6个周期的GC化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间隔4周,其次是至少4个周期的CIK免疫治疗(GC+CIK组),其余110例患者接受4-6个周期单纯GC化疗(GC 组)。
3年随访期间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PFS评估:GC+CIK组的1年、2年和3年PFS率分别为76.0%、32.1%和23.8.0%,GC组分别为70.0%、24.5%和17.0%。GC+CIK组的中位PFS为21个月,GC组为15个月。
OS评估:GC+CIK组的1年、2年和3年OS率分别为90.2%、65.2%和25.9%,GC组分别为85.5%、47.3%和19.1%。GC+CIK组的中位OS为32个月,GC组为23个月。
肝癌:CIK治疗组无复发生存率为68.9%,显著高于对照组20.0%
《Immunotherapy》期刊截图
夏建川教授团队发表在《Immunotherapy》杂志上关于微创治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降低肝细胞癌短期复发率的研究,共入组85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射频消融治疗后的HCC(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并随机分为免疫治疗组(45名)和无辅助治疗组(40名),免疫治疗为经肝动脉输注自体CIK细胞。
85例患者无复发生存率
随访18个月,85例患者全部存活。接受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期长于对照组(16.8±0.7%至15.0±0.8%,P=0.012)。6、12、18个月复发率分别为6.7%、10.0%、8.9%、40.0%和15.6%。免疫治疗组无复发生存率为68.9%,显著高于对照组20.0%(P=0.01)。
CIK疗法:安全有效,新一代抗癌法宝
由此可见,得益于CIK细胞具有增殖快、杀瘤活性强、杀瘤谱广等优点,它在控制病情、改善肿瘤患者生存期、减少肿瘤复发等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且安全有效,尤其是与常规疗法联合使用,还可提升疗效,能增强患者的临床获益。
现如今,以CIK免疫细胞疗法为代表的免疫细胞疗法作为一项创新技术,正在迅猛发展,未来将会是对抗癌症的重要手段。
参考资料
[1]Zhou Y, Chen CL, Jiang SW, Feng Y, Yuan L, Chen P, Zhang L, Huang S, Li J, Xia JC, Zheng M.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adjuvant CIK cell therapy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who received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Oncoimmunology. 2018 Nov 11;8(2):e1528411. doi: 10.1080/2162402X.2018.1528411. PMID: 30713783; PMCID: PMC6343777.
[2]Pan K, Guan XX, Li YQ, Zhao JJ, Li JJ, Qiu HJ, Weng DS, Wang QJ, Liu Q, Huang LX, He J, Chen SP, Ke ML, Zeng YX, Xia JC. Clinical activity of adjuvant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ost-mastectomy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Clin Cancer Res. 2014 Jun 1;20(11):3003-11. doi: 10.1158/1078-0432.CCR-14-0082. Epub 2014 Mar 25. PMID: 24668644.
[3]Li Y, Pan K, Liu LZ, Li YQ, Gu MF, Zhang H, Shen WX, Xia JC, Li JJ. Sequential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Immunotherapy Enhances the Efficacy of the 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 Chemotherapy Regimen for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LoS One. 2015 Jun 22;10(6):e0130620. doi: 10.1371/journal.pone.0130620. PMID: 26098948; PMCID: PMC4476660.
[4]Weng DS, Zhou J, Zhou QM, Zhao M, Wang QJ, Huang LX, Li YQ, Chen SP, Wu PH, Xia JC.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therapy lower the short-term recurrence rat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J Immunother. 2008 Jan;31(1):63-71. doi: 10.1097/CJI.0b013e31815a121b. PMID: 18157013.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