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附属医院国家级、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展示

2023
11/07

+
分享
评论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
A+

近年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工作,引导教师进行实践探索,打造了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专业示范课程,培养了一批有情怀和温度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附属医院

国家级、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展示

71071698880310985

(广西日报 2023-10-27 013版)

近年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工作,引导教师进行实践探索,打造了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专业示范课程,培养了一批有情怀和温度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为持续深入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引导和推动全校教师积极投入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专业课程“门门有思政、人人重育人”的生动局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获得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临床技能学》,以及获得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外科学》、《医患沟通学》、《护理管理学》等优秀成果进行整理汇总,供广大教师学习、交流和借鉴。

1【临床技能学】

课程负责人:赵劲民教授

教学团队:赵劲民、韦秋文、甘嘉亮、周嘉、梁秀安、曾雅畅、蒙永毅、蒋丰亦

70551698880311611

《临床技能学》课堂。

该课程以学生为中心,聚焦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初级临床能力的核心培养目标,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构建成为“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模拟教学平台,开展任务/项目驱动的沉浸体验式模拟教学。

课程团队编写《临床技能学》课程思政素材集、教学案例集和《临床操作技能SOP》,建立SPOC;引进虚拟病人临床思维训练系统、AR技术模块,结合中国大学慕课、“实验空间”等国家公共平台资源,构建了虚实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课程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会学生深化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等;强化“医文结合”“医工结合”,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找准教学契合点和融入点,匹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授技能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掌握规范的临床操作技能,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敬佑生命、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的内涵,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有情怀、敢担当、有温度的优秀医者品质。

教学实践取得师生共进、教学相长的育人成果。该课程考试和毕业考试通过率100%,优秀率90%,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多位教师获得校内、区内以及国家级优秀教师等荣誉;教学改革获得广西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西医科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经验在第三届中国模拟医学大会、西部临床医学教育联盟、教育厅广西高校研讨会和区内外10多家高校得到宣传推广。

2【外科学】

课程负责人:陈俊强教授

团队成员:郑宝石、彭涛、林秋宁、刘军廷、李德绘、李辉、李勇

35941698880311670

《外科学》课堂。

该课程是学院在“三全育人”框架下,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一门重要的临床医学主干课程。以构建“立德树人”为育人内核,以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课程思政为两大育人途径,形成“一核两翼”的外科学课程思政模式。

课程基于翻转课堂、“BOPPPS”设计架构,结合医学课程的特点,应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开展混合教学。完善思政素材库、临床案例库、人文医学素材库等思政教学工具。初步建立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线下混合为辅,以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为主、临床第二课堂为辅的全方位课程思政体系。

通过挖掘外科学的中国元素,从中外医学发展史中挖掘思政素材,深入探讨医学技术、药物、器械等蕴含的中国元素,以点带面融入课程;同时,以身边经历、身边典型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实现接触—感受—感动—行动的转化过程。

《外科学》先后获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所在外科学教研室为校级优秀教研室。《外科学》教学团队共183人,团队获校级思政说课竞赛二等奖,校级教学基本功大赛特等奖1人次、二等奖3人次。教学团队指导本科生参加多项赛事,荣获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特等奖、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总决赛临床医学赛道银奖。近5年来,团队教师承担省级教改课题6项,发表教学论文60余篇。2021年,课程负责人承担的教学改革项目《“一核两翼”——临床医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3【医患沟通学】

课程负责人:潘小炎教授

团队成员:韦宇宁、赵婷、朱江英、钟雪然、陈恩然、谢青松、姚海燕

61211698880311733

《医患沟通学》课堂。

该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是学生掌握医患沟通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沟通方法;具备在病史采集、病情解释等医疗场景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懂得珍视生命,学会同理心,关爱患者;坚定救死扶伤的职业信念,维护民众健康利益,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素养提升相统一,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在课程中,教学团队融入关爱患者、生命至上、奉献精神的思政元素。深挖课程内在和外在的思政元素,建设思政案例库,凝练出仁心仁术、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家国情怀、以人为本、关爱患者等主要的思政点,将主要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相应章节的教学内容中;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方法多元化,采用线上线下、理论与实践、角色扮演与翻转课堂、叙事医学与平行病例等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改革,实现线上线下同向同行,增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以此引领、帮助医学生确立医务工作者崇高的价值取向,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深度挖掘思政元素,积累的课程思政案例及题目为校内外医学人文类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南方医科大学、广西伦理学会等单位对本课程予以高度评价。学生对《医患沟通学》课程思政教学满意度达98.8%,对教师团队的评价为优秀。

4【护理管理学】

课程负责人:凌瑛教授

团队成员:杨丽、贾葵、余丽、黄德斌、陶品月、李高叶、邹宝林

79291698880311964

《护理管理学》课堂。

课程团队秉持“立德树人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念,共同研讨课程的建设方案,旨在打造一门有担当、有温度的教育课程。

教学团队通过开展“课前思政三分钟”“时事热点之我见”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探索“课堂思政”新模式。充分利用多种教学仿真模型,微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运用模拟教学、问题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渗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大医大德的情怀,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达成该课程的德育期望,培养有温度、有爱的护理人。

课程通过临床沟通案例教学、学生志愿者体验教学、护理部思政案例教学、学生思政比赛等社会实践,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和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育人教材上,与时俱进丰富渠道,案例引导共同成长,针对新时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喜欢标新立异、热衷网络的特点,创作与护理管理学课程联系紧密的思政系列微课堂、微视频,在学习通、微信、腾讯课堂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深受学生的欢迎。

通过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与创新能力培养四个维度评价,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满意度达99.5%。98%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改革注重发掘学生的个体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文图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提供)

内容来源:广西日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广西医科大学,立德树人,国家级,外科学,课程,思政,示范,展示,教学,学生,临床,课堂,案例,医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