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显微镜下的璀璨星空——免疫荧光染色
一、免疫荧光染色的定义
顾名思义,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用各种可以散发不同荧光的物质与微生物的特异性蛋白相结合,以此来区别不同微生物。微生物在荧光显微镜下可呈现出明亮的荧光,犹如夜空里璀璨的星空。
二、免疫荧光染色的分类
◆ 真菌荧光染色:对真菌进行基础菌属分类,包括曲霉菌、毛霉菌、念珠菌、隐球菌等
◆ 组织细胞荧光染色:区分中性粒、上皮、核异常细胞,杆菌和球菌等
◆ 抗酸荧光染色:对抗酸杆菌进行特异性标记
◆ 荧光革兰染色:区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肿瘤标志物荧光标记:通过肿瘤细胞的相关抗原和蛋白进行标记并辅助判断增殖或恶性程度
三、真菌荧光染色
染色原理:免疫显色试剂通过免疫学和荧光显色原理,真菌中β-D-葡聚糖和试剂中β-D-葡聚糖结合蛋白快速结合,并依据形态学特点,从而对各类组织及细胞中存在的真菌进行基础菌属分类。
真菌分类
◆ 酵母型真菌:
(1)念珠菌属有 150 个多种,常见的有 11 种:白念、热带、克柔、
光滑、近平滑、星形、克菲、季也蒙、维斯、葡萄牙、都柏林
(2)隐球菌属:新生隐球菌
◆ 丝状真菌:
(1)曲霉: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
(2)毛霉目真菌:根霉、毛霉、梨头霉
(3)镰刀菌属:
◆ 卡氏肺孢子菌
◆ 两相性真菌:组织胞浆菌属、马尔尼菲青霉菌
四、组织细胞荧光染色
染色原理:试剂含两种荧光抗体、β-actin荧光抗体标记正常的上皮细胞浆为绿色,而细胞周期蛋白荧光抗体标记异常增殖的细胞浆为红色。
正常细胞含细胞骨架β-actin,所以黄色的核,绿色的细胞浆表示为正常的上皮细胞。
而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在异常增殖的细胞浆中,如肿瘤细胞、基底细胞、前体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大小差异很大)等。如见到黄色的细胞核异常增大,细胞浆为红色,核浆比异常,说明该细胞为异常增殖细胞。
五、抗酸荧光染色
染色原理:抗酸分枝杆菌荧光染色试剂,它利用了抗酸分枝杆菌的嗜酸性和对荧光染料的亲和性的特性,使得抗酸分枝杆菌的菌壁更易被荧光染料着色。试剂中的荧光素与样本中抗酸分枝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激发下呈现特异性荧光成像。
即使某些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结核杆菌的抗酸性被破坏,但荧光染料的亲和性仍保留,使得抗酸染色为阴性,而在荧光染色中呈阳性。
六、荧光革兰染色
染色原理:小麦胚芽凝集素 (WGA) 已被证明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层中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荧光染料进行标记,用于一步荧光细胞标签。
专家简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