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疗】步入数字微创智能化时代!骨三科在省内率先开展国产机器人关节置换手术
近日,我院骨三科(关节外科方向)冯尔宥主任团队利用协和医院最新引进的国产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在省内率先开展国产机器人辅助下复杂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据悉,国产锟铻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关节置换在福建省内尚属首次,标志着我院骨科正式步入数字化、微创化、智能化的关节置换新时代。
近日
71岁的王大姐(化名)特意
从沈阳打“飞的”来福州
在我院冯尔宥医生的主导下
接受了骨科机器人
为她施行的右膝关节置换手术
这也是省内首例骨科医生利用
髋膝一体的国产机器人进行手术
10年前,王大姐出现双侧膝关节疼痛、肿胀,诊断为双膝骨性关节炎,经过保守治疗后无明显缓解,5年前因右股骨颈骨折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来又因再次外伤导致右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行手术治疗。之后,王大姐的右膝关节越来越不利索,严重时几乎无法走路。
当地医生建议王大姐行右侧膝关节置换手术,但右下肢多次手术病史和严重的骨质疏松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及风险,让王大姐顾虑重重,迟迟无法下定决心。
王大姐的孩子在福州工作,了解到协和医院冯尔宥主任是关节外科的权威专家,遂特地从沈阳“打飞的”前来就诊。
经检查,王大姐的右膝关节存在约25°的屈曲挛缩畸形,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且因既往右髋关节置换手术,膝关节股骨侧常规的髓内定位截骨无法完成,病情十分复杂。
患膝屈曲挛缩畸形
患膝术前影像学
冯尔宥主任团队经过全面考虑并与家属商量后,决定采用医院最新引进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完成手术。术前,团队将影像资料导入,机器人精准建模,术前就准确规划了截骨范围、假体大小和安放位置,并在术中行实时定位图像导航,确保了假体实际安放位置与术前计划误差在亚毫米级。手术如期进行,耗时约90分钟,顺利完成。
术后1天,王大姐即可顺利下地行康复训练!复查影像学显示,假体位置与术前规划完全一致! 当日,冯主任团队还顺利为另一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完成了机器人辅助下复杂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假体位置准确,两位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感到非常满意。
机器人术前截骨规划
冯尔宥主任带领团队进行手术
患膝术后影像学,与术前规划完全一致
骨三科冯尔宥主任介绍,机器人辅助下的关节置换,是人工关节置换领域里程碑式的进步,它集合了人工智能、精准手术、安全微创等特色。利用机器人,术前就可以个性化地完成手术规划,通过机械臂和术中实时导航,医生可以更精准、稳定地完成截骨与软组织平衡,实现“亚毫米级”的手术精度。特别是对于解剖变异、严重畸形、复杂疑难的患者更为适用,从规划到执行都能更加精准,围术期出现意外的风险大大降低。可以说,机器人辅助下的关节置换代表了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的巅峰。
此次机器人辅助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骨科正式步入数字化、微创化、智能化的关节置换新时代。协和医院骨科将以此为契机,开展更多先进技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人民健康贡献协和力量。
冯尔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留美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301)关节中心客座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关节学组青年委员、中国骨科菁英会关节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骨科医师学会假体周围感染(PJI)学组委员、中国骨科医师专业培训学院(CCOS)关节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国骨科医师专业培训学院(CCOS)信息化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会智慧康复专委会委员。
擅长人工关节置换术重建、各种原因引起的终末期关节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强直和僵硬的关节置换术。率先在福建省开展股内侧肌下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微创单髁膝关节置换术以及3D打印智能化定制工具进行复杂畸形的膝关节置换术;为国内最早开展微创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术(DAA)的知名专家,多次受邀往全国多个关节中心进行讲课示教,获得同行高度认可;同时开展各种髋、膝关节翻修手术,包括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假体磨损松动、术后脱位不稳的翻修重建,尤其开展假体周围感染一期翻修(清创和翻修同次手术);已经积累了治愈多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病例治愈的经验,治愈率相当于国内、国际同期水平。
END
撰稿:骨三科
责编:叶颖
编审:苏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