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P:基于CRISPR-Cas9的选择性指数扩增检测晚期胰腺癌患者血浆中KRAS突变的性能评估

2023
11/10

+
分享
评论
BMJ
A-
A+

研究结果表明,PASEA检测的血液ctDNA状态(阳性或阴性)与RECIST标准下的PD或PR判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53731698361896603  

主要发现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期刊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在晚期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患者中,利用选择性指数扩增方法(PASEA)检测血浆ctDNA中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该研究的临床评估结果显示,PASEA在化疗前和化疗后的患者中,检出率分别为91.43%和44.83%。对于化疗前已发生肝转移的患者,检测灵敏度可达95.24%。该方法为PDAC患者的基因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经济、微创的新选择。

背景介绍

PDAC是一种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仅为11%。由于超过90%的胰腺癌患者存在致癌KRAS突变,因此KRAS癌蛋白是PDAC的主要分子靶点。检测KRAS基因突变的方法分为组织活检和液体活检两种。组织活检无法触及深部肿瘤,例如胰腺癌;而液体活检技术的进步,使我们可以从血液中分析循环肿瘤DNA(ctDNA),进而对肿瘤基因进行分型。

目前,ctDNA的检测主要依赖下一代测序技术(NGS)和微滴式数字PCR技术(ddPCR)。虽然NGS和ddPCR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但是其高成本和较长的周转时间阻碍了其广泛的临床应用。

主要研究

该研究团队最近开发了一种高度敏感的选择性指数扩增(PASEA)方法,用于检测稀有等位基因突变。相关方法的研究结果前期已发表在Clinical Chemistry, 2021, 67(11):1569-1571和Chinese Chemical Letter, 2022, 33(08):4126-4132中。先前的研究中,该团队对100余例癌症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了PASEA检测,结果显示PASEA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与NGS和ARMS-PCR结果一致。

此外,研究人员还使用连续稀释的cfDNA标准品对PASEA的检出限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PASEA具有较短的富集时间(20min)和较低的检出限(MAF为0.01%)(图2)。

74351698361896797  

该研究对115名晚期PDAC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了KRAS突变分析。结果显示,93名患者(占总样本数的80.87%)为KRAS突变型,而22名患者(占总样本数的19.13%)为KRAS野生型。随后,研究小组使用PASEA方法对这115例患者的血浆样本进行检测,发现KRAS突变型患者中有62.37%(58/93)为ctDNA阳性,而所有22名KRAS野生型患者均为ctDNA阴性。

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了化疗、转移部位和根治性手术对ctDNA检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接受化疗的患者中,ctDNA的检出率较高 (91.43%,32/35);肝转移患者的ctDNA检出率(~78%,43/55)和骨转移患者的ctDNA检出率(100%,4/4)也较高;未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的ctDNA检出率(71%,49/69)较高(图4);未接受化疗且肝转移的患者,ctDNA的检出率可达 ~95%(20/21)。

3971698361897056  

为了评估PASEA技术在监测PDAC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进展方面的潜力,研究小组进行了随访监测,共纳入12例患者。研究结果表明,PASEA检测的血液ctDNA状态(阳性或阴性)与RECIST标准下的PD或PR判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图5A)。在PDAC筛查和化疗疗效监测中,血清CA19-9仍是最常用的生物标志物。因此,研究小组将其与检测KRAS ctDNA的PASEA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PASEA技术所得到的ctDNA数据在监测PDAC患者化疗疗效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图5B和C)。

20441698361897187  

总结

为了评估PASEA技术在监测PDAC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进展方面的潜力,研究小组进行了随访监测,共纳入12例患者。研究结果表明,PASEA检测的血液ctDNA状态(阳性或阴性)与RECIST标准下的PD或PR判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图5A)。在PDAC筛查和化疗疗效监测中,血清CA19-9仍是最常用的生物标志物。因此,研究小组将其与检测KRAS ctDNA的PASEA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PASEA技术所得到的ctDNA数据在监测PDAC患者化疗疗效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图5B和C)。

*该方法由宋金召课题组构建,前期已发表在Clinical Chemistry, 2021, 67(11):1569-1571和Chinese Chemical Letter, 2022, 33(08):4126-4132。

作者简介

文章第一作者为申月,共同第一作者为张晓玲,通讯作者为宋金召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应杰儿主任医师。

宋金召,教授,中科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长期致力于分子诊断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以及新肿瘤生物标志物方面的研究,在肿瘤液体活检领域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

应杰儿,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胃内科科主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是腹部肿瘤(肝癌、胆道肿瘤、胰腺癌、胃癌以及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治及科研工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ctDNA,胰腺癌,检出率,血浆,肿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