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大文件下发,全国“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活动进行时!
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力争用3年时间,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整体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推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
5月以来,全国各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均积极响应《行动方案》要求,贯彻落实有关要求。“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北京市:探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于今年6月发布《北京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鼓励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技术,支持患者使用虚拟就诊卡完成院内全流程就诊;提供多种付费渠道,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次就诊一次付费”“移动线上付费”。
安徽省:大力推进日间手术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于今年7月发布《关于印发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建立健全日间医疗服务制度,三级医院普遍建立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加强患者术后管理、康复与随访。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达20%以上,且日间手术病种及术式力争200个以上。
文件同时要求医疗机构拓展日间医疗服务范围并完善相关制度,有条件的三级医院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手术病房和日间手术室、日间治疗中心,提供日间手术和日间化疗等服务。
上海市:鼓励对空闲床位统一管理
今年7月,《上海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发布,要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一步做实预约诊疗制度,运用人工智能等手段进一步提升预约诊疗精准度;推进云胶片服务,通过云胶片分享,使患者授权的医生查看到全量检查数据,做出更精准诊断,减少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鼓励对空闲床位统一管理,逐步实现全院床位集中管理、统一调配。
贵州省:大力推进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联合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于今年7月联合印发《贵州省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再次强调要充分发挥县域医疗次中心作用,大力推进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助力县级医疗机构资源下沉到乡镇,提升基层医疗救治能力,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住院服务,提升就医获得感。
内蒙古:“一站式”服务中心覆盖二级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于8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强调医疗机构应建立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检查检验预约、投诉建议受理、便民设备租借等服务,帮助患者熟悉就医流程。明确到2024年5月底前,全区三级公立医院要完成“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到2025年底,全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
重庆市:120三分钟内出车率达95%
今年8月,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印发《重庆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在急诊急救服务方面提出多项要求:2025年底,120急救电话10秒内接听比例达到95%以上,3分钟内出车率达到95%以上;健全市、区县、乡镇三级院前急救网络,每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应配置1辆“120”救护车,逐步实现中心城区和其他区县城市地区服务半径不超过3.5公里、农村地区服务半径不超过10公里;实施《急诊急救“六大中心”能力提升行动》,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咯血、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中心建设,加强“六大中心”与院前急救的衔接。
湖北省:试点6分钟以上“充分问诊”
9月25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了《湖北省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号源量,为医患沟通预留充足时间。湖北省将优先遴选一批医院作为试点单位,选择部分专科或专家,实行门诊限号管理,将每名专家在半个工作日的号源限制在30个左右,保证每名患者的沟通时间平均在6分钟以上,充分做好患者病情讲解、化验单解读、注意事项告知等工作。
湖南省:组建中医参与的MDT团队
10月11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湖南省中医管理局印发《湖南省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围绕患者看病就医全过程,推出“门诊有号挂”“住院有床约”“就诊有药买”等十大举措。
值得关注的是,在“举措二:住房有床约”当中,提出将逐步在医院和医联体单位内,建立统一的住院床位池。在“举措四:中西医有协同”当中,提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至少组建3-4支有中医类别医师参与的多学科诊疗团队,将中医纳入多学科协作诊疗体系。
四川省:建省互联网总医院
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四川省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强调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建设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明确将在2023年底建成四川省互联网总医院,2024年6月底完成各市级互联网分院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建设县(区)级互联网分院,形成省、市、县三级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
浙江省:推广智能分诊导诊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于近日印发《浙江省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在预约诊疗服务方面,要求医疗机构落实分时段号源预约,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号源数量,每个时段患者等候时间原则上控制在30分钟以内。
文件同时要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智能分诊导诊。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建设智能分诊导诊系统并对接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完成诊前病史采集,形成智能问诊—分诊—预约—病史采集流程。
当“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发掘优秀案例。今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函,转发了福建省、山东省和河南省在“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其中,山东省开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日攻坚行动,持续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并总结了五个“聚焦聚力”:一是聚焦聚力流程再造,让群众看病“更便捷”;二是聚焦聚力质量提升,让群众看病“更放心”;三是聚焦聚力拓展服务,让群众看病“更多样”;四是聚焦聚力环境改善,让群众看病“更舒适”;五是聚焦聚力转变作风,让群众看病“更踏实”。
在山东省也有一大批县级医院在在努力践行五个“聚焦聚力”,并因地制宜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泗水县人民医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五个好”的经验:医疗技术提升,看好病;让群众就医便捷,有好体验;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服好务;认真对待回访投诉,拉好呱;致力品牌建设宣传,赢取好口碑。
10月25日下午3点,《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健康县域传播平台、健康界共同主办“县域健康大咖播178期:改善医疗服务县医院有办法系列直播第1期”,特邀请泗水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孙庆才(下附嘉宾简介)做客直播间,详解医院在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体验方面的经验做法。敬请扫码关注!
嘉宾简介
孙庆才:山东省泗水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主任中医师,中共党员,泗水县人大常委、人大教科文卫委会副主任。
曾获“齐鲁最美健康卫士”、“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山东好人”、“济宁市名中医药专家”、“济宁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济宁市道德模范”、“济宁市优秀院长”等荣誉称号。
山东省首批健康大使、山东省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市脉诊学会和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王叔和研究会副会长、市作家协会会员、泗水县儒学大讲堂宣讲团讲师,县科协副主席。
作为主研人,获山东省中医药技术奖三等奖一项,获济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市中医药类科研一等奖一项,市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二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发表医学论文12篇,党建文章2篇,发表科普及文学作品100多万字,热衷于毛泽东思想研究。
责任编辑:刘婉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