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何为限制性输液(干)与开放式输液(湿),临床上如何评估?

2023-10-25 11:24

液体治疗的目的是维持机体有效循环血量,保证组织和器官的有效灌注和氧供,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术中液体治疗是麻醉医师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液体治疗的目的是维持机体有效循环血量,保证组织和器官的有效灌注和氧供,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适宜的液体治疗能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也是麻醉医师追求的目标。由于临床上对于脏器和微循环灌注尚缺乏即刻、直接、准确的监测手段,而往往依靠一些间接指标去反映灌注的好坏,因此对于“适宜”的液体治疗量一直没有定论。在现有的有关液体治疗的研究中,由于采用的液体治疗标准不同,对于“标准”、“限制”、“开放”、“冲击”等容量等级各家标准不一,因此也没有统一的“干”和“湿”的定义,

目前常用的标准有以下几类

1.根据输液速度分类

≤5ml/(kg*h)限制性补液

6~10ml/(kgh)标准补液

≥11ml/(kg·h)开放性补液。

2.根据输液总量分类

1.5~2L/24h限制性补液

2~3L/24h标准补液:≥3L/24h开放性补液。

上述两种分类方法计算比较方便,缺点是主要按照正常生理需要量进行估计,没有考虑手术类型和术中出血等个体化因素。因此,有研究对术中液体容量的划分方法进行了如下改进,使之更接近于临床实际。

3.根据实际液体需要量计算的标准补液量

术中液体实际需要量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禁食禁饮的生理缺失量:(体重+40)(kg)x1(ml/(kg.h))x禁食时间(h)

②手术中的生理需要量:(体重+40)(kg)x1(ml/(kg.h))x手术时间(h)

③麻醉(全麻)造成的血管扩张引起的液体相对不足:体重(kg)x5~7(ml/kg)

④第三间隙丢失和术野蒸发的液体量:体重(kg)x5~6(ml/(kg.h))(中等手术)注:浅表手术1~2ml/(kg*h),微创手术3~4ml/(kg*h),大手术8~10ml/(kg.h)

⑤出血量补充:胶体液1:1补充或晶体液3:1(晶体液量:出血量)

以上计算出的液体总量x90%~110%(即总量增减10%)即为标准补液量,<液体总量x90%为限制性补液,>液体总量x110%为开放性补液

情景  

患者,男性,52岁,身高170cm,体重65kg,因大便习惯改变入院,诊断为直肠癌,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因患者既往有COPD病史,拟对患者术中实施限制性补液措施。

提问  

如按照患者实际需要量,该措施该如何实施?

情景解析 

按术前禁食禁饮8小时,手术时间3小时,术中出血量200ml,该患者的实际需要量估算如下:

①禁食禁饮的生理缺失量:(65+40)(kg)x1(ml/(kg·h))x8h=840ml

②手术中的生理需要量:(65+40)(kg)x1(ml/(kg.h))x3h=315ml

③麻醉(全麻)后血管扩张引起的液体相对不足:65(kg)x6(mlkg)=390ml

④第三间隙丢失的液体量:65(kg)x3(ml/(kg*h))x3h=585ml

⑤出血量补充:胶体液补充200ml

标准补液量:晶体液(840+315+390+585)(90%~110%)≈1900ml~2400ml+胶体液200ml

限制性补液量:晶体液<1900ml+胶体液200ml

开放性补液量:晶体液>2400ml+胶体液200ml

本文摘自:《围术期液体管理核心问题解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晶体液,输液,临床,评估,补液,液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