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特约 | 牙科器械:只有六个国家的牌桌

2023-11-01 13:36   好的牙口腔行业研究

行业资讯 | 独家数据 | 企业动向 | 产业研究

本文来自 好的牙Pro【特约创作】专栏投稿——曾鹏先生

编者按:

牙科器械,一个看似小众的产业,却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竞争压力。在全球范围内,牙科器械企业正经历着一场马拉松式的较量,技术、品牌、资本、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在影响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而在国内,牙科器械国产化的道路也并不平坦,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挑战和困境。

本期特约笔者已在口腔行业从业近十年,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切入点,梳理了牙科器械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变化和趋势。希望可以为各位从业者带来新的思考。

以下:

全球牙科器械市场预估为三百八十亿美金,欧美占70%,属于典型的经济养育文明的小众产业。

牙科器械国产化始于两千年前后,至今走过了二十年。这二十年我们真正拿得出手的产品只有CBCT、隐形正畸、氧化锆块、洁牙机和牙周治疗仪。

这二十年我国人均GDP从一千两百美金走向了一万美金,互联网、房地产产业大爆发,做为制造业的一小部分,医疗器械的声音很弱,远比不上同源的医药产业(《我不是药神》让药品火了一把)。更不用提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高铁、C919大飞机等国之重器。

占整个医疗器械产业比3%的牙科,声音更弱。除了民间流传的暴利,和偶尔见诸媒体的全国爱牙日活动外,牙科人平常好似都在闷声发财。像极了隐藏的武林高手,江湖传言他能十步杀一人,但从没有人见他出手过。

产业占比小,市场关注度低,注定爹不那么疼,娘不那么爱。

近几年政府组织医疗器械集采,把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干成了白菜价,种植体作为植入类高值耗材,也被纳入集采,央妈报导后,牙科才受到一波全民关注。

我平常除了工作和带娃,就是买书。如果不是阅读,我真不知道医疗器械的产业构成比例。前面提到牙科占3%,这个比重看起来低,实际上可以排进前十。医疗器械产业本身很分散,集中度低,看看前几名:

体外诊断13%、心血管12%、影像10%、

骨科9%、眼科7%、整形5%、内镜4%。

排第一的体外诊断,就是常说的IVD,相比之下,做检验科才是千亿美金级别的大生意。下图这个医疗器械TOP榜,一半属于干IVD的。

90671698145625618

至于医疗器械产业为什么这么分散,我查了很多资料,以下这个说法我认为最靠谱。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综合了医学、生物工程、光学、精密制造、图像处理、材料学、机电信息等多种学科。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科室、不同疾病和不同诊疗手段,研发、生产出不同系列、规格型号的产品,才能满足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要求。而医疗器械产品专有技术的积累,和研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迅速形成。

通俗点说就是每个器械都有自身的技术特征,每个器械都是一个细分子行业。

也因为太细分,每个子行业的天花板都不高。因此,并购几乎是器械企业做大的唯一途径。梳理器械企业的发展经历,一般都是打好根据地后,一路买买买,把自己买成了巨头。

牙科器械有着医疗器械普遍的发展逻辑和规律。

全球十强企业分别是:

登士柏西诺德(美国)、盈伟达(美国)、

隐适美(美国)、士卓曼(瑞士)、

3M(美国)、GC(日本)、

森田(日本)、普兰梅卡(芬兰)、

义获嘉(列支敦士登)、奥齿泰(韩国)。

一共六个国家上榜,美国包揽前三名。

十强的门槛是五亿美金年营收,平均一下每家企业年营收接近二十亿美金,前十名合计占全球市场52%。

国产以五千万美金为门槛,只有时代天使、啄木鸟、爱迪特、爱尔创、沪鸽、正雅、美亚、朗视、博恩登特、先临十家企业上榜,营收最高的时代天使年营收两亿美金,美亚和先临只计算其牙科部分。

平常我们只盯着媒体呼声最高的芯片、光刻机、操作系统等ICT产业,殊不知在如此细分的医疗器械领域,我们还有很大差距。

从纸面上去对比营收数据,国产企业只配给巨头们提鞋。但是往深了调查发现,全球前十有七家百年企业,种植体龙头士卓曼也有七十年历史。

前面提到过医疗器械属于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型产业,因此极难出现颠覆性技术。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成了一场马拉松,弯道超车是不存在的,起跑的早的,肯定比刚开始跑的,要具备优势。

国产在种植体、临床修复材料、技工瓷粉产品上,处于技术和品牌的双弱势,未来会长期被外企吊打。我们也发现,在牙科临床设备领域,国产势力纷纷崛起。高值耗材领域,出现百亿级上市公司。

以美亚为代表的牙科CBCT,和以时代天使为代表的隐形正畸,国内市占率均为第一,外企逐渐退守高端市场。国产想在市场中真正立起来,大设备和高值耗材品类的品牌影响力至关重要。

和互联网、房地产比起来,过去二十年,只要进入的不是这两个行业,都算是入错了行,哪怕你干的是IVD。但进入了医疗行业,又是不幸中的幸运。因为医疗是刚需,跟吃饭穿衣一样,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比较小。

我二十五岁入这一行,到今年刚好十年。没挣到钱,也不敢换行。怕把这点专业丢了,也怕跑去别人的地盘撒野被人揍。我从天时、地利和产品的角度分析过自己的经历。

从天时来看,入行稍晚,大学毕业后耽误了三年,别小看这三年,中国每年毕业一千多万大学生,三千多万涌入市场,多少机会也不够分。从地利来看,湖南牙科市场整体偏弱,对于企业来说,市场的战略地位不够重要。从产品来看,入行一直从事低值耗材的销售,产品价值决定核心客户。   

初出茅庐自然认识不到这些方面,我写文章做产业梳理和个人经历回顾,是想把知识和经历传递给有需要的人。如果我们不能从过往得到教训,我们是无法真正前进的。

未来二十年,是牙科器械产业并购的浪潮期,不仅是国产收购国产,还会有国产和进口之间的双向收购。这些有收购能力的国产企业,一部分是现在有潜力上市的牙科企业,另一部分是其他医疗器械板块的龙头跨界过来,布局企业未来增长点。

全球牙科器械企业的决战远未到来,目前一超多强的格局还将维持多年。巨头环视之下,一位二十岁的年轻人,抖了抖身上的尘土,撸起袖子,缓缓拨开人群,一跃上场。

(笔者:曾鹏   编辑:辄辄   审核:Peter )

【特别鸣谢】如果本文有错漏之处需要勘误,请联系我们的客服,届时我们会为您准备小礼物,感谢!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源于公开信息,可能存在不准确性,仅供参考。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与决策建议,好的牙不对因使用本资料而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并对本内容拥有最终解释权。  @好的牙口腔行业研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疗器械,种植体,牙科,器械,国家,特约,企业,产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成人髁突改建分享
    打开APP 好的牙口腔行业研究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