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头部模型的CT值实验,来看看主流CT设备的图像表现
在CT设备的所有扫描部位中,头部因为颅骨的特殊结构,在做CT扫描时容易产生噪声和伪影。所以CT厂商一般会通过增加头部算法,尽可能降低或避免该影响。但增加算法后,头部图像CT值容易产生偏离。如果偏离过大(≥±10Hu),CT图像就无法精确还原头颅结构的真实情况,很可能导致某些头部疾病被误诊和漏诊。
今天我们则选取4款主流128层CT设备,通过头部模型扫描实验,测试各主流128层CT头部图像CT值的精准性。
我们实验使用的头部模型包含三个部分:
1)外壳:TEFLON材质,模拟头部颅骨部分,CT值为990Hu
2)中间层:注水,模拟头部脑膜、脑脊液腔,CT值为0Hu
3)内部:PMMA材质,模拟头部脑组织,CT值为120Hu
注:实验图像的WL/WW(窗位/窗宽)均为0/80
各主流品牌128层CT头部图像如下,大家可以根据实际的图像和影像所见的阐述,来看看各家主流CT设备的图像表现如何。
扫描和重建条件:轴扫,120kv,200mAs,32*0.625,5mm,H31
影像所见:
1)中间层与外壳边缘界限清楚,无伪影;
2)中间层区域CT值在-1.6Hu~-7.2Hu范围内,与理论值0 Hu的误差范围在±10Hu范围内;
3)内部区域CT值119.79Hu,与理论值120Hu基本一致。
扫描和重建条件:轴扫,110kv,230mAs,collimation 38.4,RT 1s,5mm,Hr36/Hr60
影像所见:
1)中间层与外壳边缘有一条明显环状黑色阴影;
2)中间层区域CT值在-16~-20Hu范围内,与理论值0Hu偏差过大,超出正常允许误差范围(≥±10Hu);
3)内部区域CT值约125Hu,与理论值120Hu偏差不大。
扫描和重建条件:轴扫,120kv,349mAs,collimation 80mm,RT 1s,5mm,STND/Bone
影像所见:
1)中间层与外壳边缘有一条明显环状黑色阴影;
2)中间层区域CT值在-18~-24Hu范围内,与理论值0Hu偏差过大,超出正常允许误差范围(≥±10Hu);
3)内部区域CT值约125Hu,与理论值120 Hu偏差不大(<±10Hu)。
扫描和重建条件:轴扫,120kv,180mA,collimation 2*4mm,RT 0.75s,4mm,FC23
影像所见:
1)中间层与外壳边缘有一条明显环状黑色阴影;
2)中间层区域CT值在-34~-44Hu范围内,与理论值0 Hu偏差过大(≥±10Hu);
3)内部区域CT值约107Hu,与理论值120Hu偏差过大(≥±10Hu)。
综合各项实验数据,绘制下表:
各项实验数据显示:
波影Zeedas CT 128 实验得出的CT值都很精准,且无伪影情况。主流品牌A/B的128层CT设备,在内部(模拟脑组织)的CT值表现还算不错。但在中间层(模拟脑膜、脑脊液腔)表现稍有遗憾,在临床上可能会导致颅内小范围的硬膜下腔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外伤水肿、脑膜炎等疾病被掩盖,从而造成误诊和漏诊。主流品牌C的128层CT设备,中间层和内部区域的CT值都偏离过大,且出现了环状伪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