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2023知识更新丨王晓斌教授:术中容量动态监测与管理思考
术中容量动态监测与管理思考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王晓斌教授
推进ERAS面临的难点及困难:
行政干预,多学科协作,规范化流程
微创或控制损伤的理念
外科技术与麻醉技术如何更好协调发展
细化、规范化、个体化
推进ERAS——麻醉医生一直在行动
1. 麻醉方法的改进
联合局麻
常规手术日晨口服葡萄糖水
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早苏醒、早拔管
2. 液体治疗
以病人需求的目标导向治疗
避免液体过多导致胃肠道水肿
以口服补充为主
3. 围术期管理
术前:术前评估与宣教、优化患者身体状况、术前肠道准备、术前进食、抗焦虑用药、抗血栓治疗、预防性抗生素治疗、预防性镇痛等。
术中:麻醉(快通道)、完善的镇痛、切口及术式、体温控制、鼻胃管放置、体液管理、引流、术中血糖控制等。
术后:术后多模式镇痛、术后尽早下床活动、防治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血糖控制、术后营养支持、防治术后肠梗阻、系统评估等。
ERAS理念下麻醉期间循环管理的几点思考
1. 术中容量动态监测思考
低血容量治疗的首先目标是力保正常循环血容量;第二目标是力保血氧携带能力和组织灌注;第三目标是力保正常凝血状态和内环境。
力保正常循环血容量离不开监测,常规容量监测方法包括:BP、HR、CVP、PCWP。CVP与BP变化的评估及处理如下:
CVP监测容量的局限性包括容量超负荷、某些心室收缩功能异常、肺部病变等。
SVV监测与术中容量管理
每搏心排血量变异率(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是前负荷反应敏感性指标,产生的原因是呼吸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自主呼吸情况下变异的正常范围为5~10 mmHg;机械通气潮气量>8 mL/kg时正常范围为8-13 mmHg。
SVV预测心脏对容量负荷的反应曲线如下:
机械通气:目前关于SVV的报道,只是针对机械通气患者,潮气量>8mL/kg,频率固定。
自主呼吸:目前尚不用于自主呼吸患者监护(潮气量和频率不稳定)。
心律失常:不规律的心律可对SVV产生影响,因此,对于有心律失常的患者,不建议将SVV作为容量治疗反应的监测手段。
PEEP:PEEP可导致SVV的增加,临床上有使容量治疗过量的可能。
2. 监测与组织氧平衡的转换思考
理想血压的标准是多少?80-120mmHg?70-130mmHg?90-110mmHg?MAP>60mmHg?MAP>85mmHg?
哪种调控血压的方法对患者最有利?比如血管收缩药、血管扩张药、容量、麻醉深度、麻醉药物、麻醉技术等。
术中血压高低对术后的影响包括死亡率、并发症、谵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心肌损害、急性肾损害等。
不同器官的自主调节能力不一样,见下图。
临床上监测器官灌注仍然是个梦,概念很好,但目前无法监测。虽然不能直接监测,预防和纠正器官缺血永远处在优先位置这种理念很重要。器官灌注指导的实践能否在未来变为现实值得研究。
维持组织氧供需平衡是关键
影响组织氧平衡的干预因素包括麻醉深度;组织温度;灌注压;心排血量;CO2;FiO2;Hb;麻醉药物等。组织氧失衡的危害包括POCD;并发症;死亡率;恢复延迟;住院时间延长等。组织氧的监测方法可采用脑组织氧饱和度监测。
思考:组织氧饱和度越高越好吗?不同组织是否有不同组织氧饱和度,其意义是否会不一样?不同的监测仪器有哪些区别等?
ERAS理念下的术中液体治疗思考
传统的术中“标准”液体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部分:
生理需要量:晶体液
术前液体丧失量:晶体液
液体再分布:晶体液
麻醉后血管扩张:晶体液或(和)胶体液
术中失血:晶体液、胶体液和血制品
开放和限制性液体治疗各有优缺点,比如“限制性液体”治疗的优点包括避免大量的液体进入组织间隙、降低心肺并发症及伤口感染发生率、加速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等。
ERAS时代,进入手术室时病人不存在低血容量,更加鼓励病人在术后充分利用胃肠道功能,尽可能通过口服补充液体量。ERAS患者术中液体治疗主要包括:
生理需要量:晶体液
术中失血量:晶体液、胶体液和血制品
· 专家简介 ·
王晓斌 教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胸麻醉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侯任主任委员
《中华麻醉学杂志》,《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和《麻醉质控与安全》杂志审稿专家和编委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课题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20余篇,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 END —
作者:王晓斌 教授
医学审核:何思梦 博士
编辑:MiSuper.米超
校对:Michel.米萱
米勒之声编辑部 米勒之声,用心相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