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免疫受损紊乱,预防女性HPV感染宫颈癌变是关键!
“阳康”过去很久了,却还是觉得累?睡也睡不够,工作也提不起劲,还整天哈欠连连,时不时还感觉腰酸背痛......
你可能得了“长新冠”,也就是新冠后遗症,一般包括疲劳、呼吸急促、胸痛、失眠、味觉嗅觉丧失、食欲不振等。主要原因是身体在与病毒的持续对抗中,造成了免疫力下降,尽管已经“阳康”了,免疫系统的抗病毒能力尚未修复如初。
另外,有研究显示,女性患“新冠后遗症”的比例高于男性。免疫系统还在恢复阶段,一旦女性遇到一些HPV病毒等病原体,免疫力跟不上节奏,无法抵抗病原体入侵,就容易引发疾病。那么女性应该怎么避免HPV感染,发生HPV相关疾病又该如何处理?
什么是HPV
HPV病毒又称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类特异感染人皮肤和粘膜的双链闭合环状DNA病毒,家族成员众多,有200多种亚型,可分为低危型、高危型。
高危型HPV:HPV16、18等分型,能够引起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可进一步形成宫颈癌。此外,还可引起头颈部癌、结膜鳞状细胞癌等HPV相关癌症。
低危型HPV:HPV6、61等分型,主要引起生殖道尖锐湿疣、扁平湿疣类病变及低度CIN等,一般不会引起宫颈癌变。
HPV是性传播病毒,主要通过性交直接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感染者的私人衣物、生活用品等方式造成间接接触感染。
高危型HPV感染可引起宫颈癌
HPV
其实,并不是一接触到HPV就会发病,它具有自限性,很多只是一过性感染,可以被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所清除,只有持续的HPV感染才可能发展为宫颈癌。
如果免疫系统正常,即使存在持续的HPV感染,到进展为宫颈癌也需要15 -20 年的时间。然而,对于免疫系统薄弱的女性,比如自身原有艾滋病毒感染未积极治疗,这一进程会被大大缩短,大概只需要5-10年时间。
清除HPV,修复自身免疫系统是关键
想要清除体内的HPV感染,最基本最有效的策略就是修复自身免疫系统,提高自身免疫力。
临床上,清除HPV感染更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免疫细胞疗法。比如,自然杀伤(NK)细胞这种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可运用于这一疗法中。受到HPV感染的宫颈细胞可被NK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杀伤,并且可以通过激发免疫反应,招募更多的免疫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T细胞等)到感染部位,共同杀伤受感染的细胞。
另外,如果有更多的活性免疫细胞在体内靶向游走,同样能够深入到病灶深部及周围病变组织,靶向杀灭并清除HPV以及其他受感染的细胞,纠正损伤细胞功能,调节已经发生免疫缺损的机体,还能调动机体修复功能,逐步改善细胞微环境,进而纠正病理改变,阻止HPV相关癌症的发生与进展。
宫颈癌经免疫治疗后,中位OS为26.4个月
一旦患上宫颈癌,也莫慌。目前,宫颈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其实,细胞治疗对于已确诊宫颈癌的患者,修复自身免疫系统效果更明显,有望带来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HPV+癌症的免疫疗法
与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相比,免疫疗法可以直击疾病要害,即宫颈癌病毒致病根源,全面启动人体的免疫功能,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发挥靶向抗癌功效,从而治疗肿瘤细胞,与此同时,还可修复、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抵御其它病原体的入侵。
2023年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大会上,研究人员公布了3期KEYNOTE-826试验的总生存期数据,研究结果显示,采用Keytruda与化疗联用的免疫组合疗法一线治疗,显著改善了宫颈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生存率。
全人群的最终OS
在中位随访时间为39.1个月时,接受Keytruda治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26.4个月,而对照组仅为16.8个月;Keytruda组的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74.9%,对照组为63.7%,2年总生存率为52.4%,对照组仅为38.7%。
此外,对于宫颈癌的治疗,临床上的免疫细胞疗法也有不少选择,包括过继性T细胞疗法、免疫联合治疗等。
未来与展望
不论是治疗HPV感染,还是防治HPV相关癌症,免疫细胞治疗已经逐渐在临床这个大舞台上崭露头角。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技术,免疫细胞治疗能够兼顾保健和癌症治疗两方面实属难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它在人类疾病防治上会扮演更多的角色,去惠及更多有需求的患者。参考资料:
[1]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Long COVID Collaborators. Estimated Global Proportions of Individuals With Persistent Fatigue, Cognitive, and RespiratorySymptom Clusters Following Symptomatic COVID-19 in 2020 and 2021. JAMA. 2022;328(16):1604–1615. doi:10.1001/jama.2022.18931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