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1+ 2+ 18+ 300+”,打通胸痛救治第一公里
心梗患者的抢救可以说是分秒必争,早期的血管开通是治疗的关键。
前不久,在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与马站卫生院之间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
一位胸闷胸痛的患者来到马站卫生院遂出现了心脏骤停,在复苏20几分钟,除颤3次后仍出现神志昏迷、心率慢等症状。
120救护车紧急转运,途中,马站卫生院医生与苍南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就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沟通。
胸痛中心团队对患者病情立即做出分析:需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急诊科、心内科立即就位待命。
患者到达医院急诊后,医护人员马上和家属积极沟通病情变化并争取家属同意,完成临时起搏器植入的同时,迅速启动ECMO,随后心内科介入团队接手进行PCI术。
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内,多学科有条不紊的协助配合,成功完成了患者的转运、ECMO上机、心脏PCI手术,最后转入ICU监护治疗。在医护人员24小时全天候精心治疗下,患者逐渐康复。
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是苍南县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的目标。为打通胸痛救治的起跑第一公里, 2021年,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卫健局发布《苍南县胸痛救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县中医院及第三人民医院为分中心,围绕3家胸痛中心单位医共体内基层卫生院开展培训帮扶建设胸痛救治单元并拓展延伸至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探索打造胸痛救治驿站。将形成“ 1(标准版)+ 2(基层版)+ 18(救治单元)+ 300+(胸痛驿站)”的胸痛救治体系。
苍南县人民医院建立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承担全县胸痛体系中心建设。2020年医院已经通过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
苍南县中医院、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建成基层版胸痛中心,其中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与温附二开展的“山海提升工程”已经将胸痛中心建设纳入重点项目。
计划到2024年,18家基层中心卫生院完成胸痛单元建设。目前已经完成马站中心卫生院胸痛单元建设,钱库中心卫生院在申请中,桥墩、矾山、金乡中心卫生院正在准备认证申请。
到2025年,在全县300家村卫生室和社区服务站开展胸痛驿站建设,为每家卫生室配备12导联心电图、AED,并将心电图直接连接到苍南县心电共享中心,通过远程心电共享中心建立区域的胸痛互联互通机制,不断缩短急性心梗患者转运时间和心肌总缺血时间,造福苍南县全域百姓。
目前已经完成11家政府办村卫生室胸痛驿站建设。
据悉,2010年,胸痛救治体系建设启动之初的出车量为7611次。2021年为21032次,日均出车辆由20.85次提升到如今的70.33次,2022年全年出车12539趟、2023年截至9月份出车10240趟,出车量逐年递增。平均出车时间小于3分钟,平均反应时间小于15分钟,“120”急救电话呼通率达100%,行至今实现“零失误、零投诉”。
自120中心成立到2018年,院前心肺复苏成功案例为零。2018年苍南县启动了胸痛中心的建设,同时出台了《苍南县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案例的奖励方案(试行)》的通知,2019年院前心肺复苏成功1例,这是复苏有无成功的转折点。为切实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在2019年奖励基础上,加大力度,2020年院前心肺复苏成功4例。2021年、2022年院前心肺复苏成功例数皆高达12例,远超前两年总成绩。
胸痛中心是“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建强急诊急救“五大中心”重点任务之一,对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基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