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从设计者角度(医保)理解DIP
有幸听到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祁瑞老师“从设计者角度(医保)理解DIP”的一堂课,逻辑清晰,浅显易懂,不算完全的笔记总结给大家,与大家共享,也强烈推荐大家找机会去听这堂面授课,从而更好的理解DIP。
PART.1医保经济关系比喻:去菜市场买菜
医保关系:指医保,医疗机构和患者三方
*患者缴存医疗保险给医保,医保帮助患者从医疗机构为患者购买医疗服务;
*所以医保为采购方,患者为使用方,医疗机构为出售方;
*所以这种关系简单粗暴的比喻就是,如何有效的去菜市场买菜?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比喻仅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医保是民生制度,不是简单的经济关系。
PART.2医保思考:要如何做?
医保作为采购方,必然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为患者用最少的钱购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比就是如何在菜市场购买物美价廉的蔬菜?
PART.3核心组和综合组概念的出现
鉴于医保的这种角色和使命,节省成本的方法无非就是开源节流;
开源:增加缴存基数,但是医疗保险不同于商业保险,不能无限制增长缴存基数;
所以医保只能想办法节流;
那么如何节流?
想象我们买菜时在菜市场如何节流?
我们不能买菜时老板要1块给1块,要100给100,我们要有方向有标准的去讨价还价;
如何正确的讨价还价?
最好知道每一种商品的价格;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商品的价格是1块钱,购买时,商家如果要100,那我们直接就可以按照1块钱去砍价;
怎么知道每一种商品的价格?
医疗服务不同于普通商品
所以用三年历史数据!!!
这三年市场上所有摊位的白菜平均多少钱/斤?土豆?羊肉?葱?榴莲?
这里用到了平均值的概念,也就是我们收集这三年市场上,比如所有卖出白菜的总量和总价,求出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就代表了白菜的市场价。
这样就可以砍价了吗?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
问题一是比如同是羊肉,排骨和后腿的价格不同,不能按照平均价格来砍价。
只能是把羊肉的排骨和后腿分开去计算,即羊肉+排骨,羊肉+后腿;
这个问题同比到医疗服务中就是,同一个疾病,操作不同时费用不同,我们就用“诊断+操作”的方法去分组;
问题二是比如榴莲只有一家卖,平均价格也不好定。
我们就把只卖榴莲,只卖椰子等这些小众的商品合在一起定价。
这里其实就是核心组和综合组的来源
先定种类多的,比如白菜,土豆这些家家都卖的商品,就是核心组,再定种类少的,比如小众的榴莲,椰子合并在一起按照热带水果来统一算,就是综合组。
DIP中,15例以上是核心组,反之为综合组。
PART.4变异系数衡量组内均衡性
1.平均数:反应数据的集中趋势,是寻找整个数据的代表值;
2.方差,标准差:反应数据的离散趋势,也就是各个数据远离中心值的程度。
上述买菜时用到了平均值的概念,这个概念存在一个统计学问题;
比如我与比尔盖茨财富平均,我也是亿万富翁;
这种平均值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用平均值时,要注意组内差距,组内差距不能太大;
用标准差代表离散程度时,由于数量单位等因素不同(本质上是均数)无法在不同的人群中横向比较离散程度大小;
比如:白菜和猪肉,白菜怎么变化都是几毛钱的差距,猪肉一变化就是几块钱,但并非猪肉就比白菜离散程度大;
所以就出现了变异系数CV的概念
CV=标准差/均值,代替标准差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CV越大数据越离散,CV越小数据越集中。
只有变异系数小的时候可以归类为一组,也就是分组的来源;
变异系数过大时需要分层,即继续细分;
比如对羊肉定价时,因为羊的不同部位价格差别较大,我们不能以羊的平均价格去给羊的任何部位定价,所以就应该细分成各个部位。
理论上,分组越细越精准,但是精准不代表合理;
按项目付费最精准,但缺少合理性。
综上,利用三年历史数据,求平均值,其次根据常见和不常见分为核心组和综合组,然后考虑变异系数的概念是否需要继续细分,便整理出菜市场所有菜品的三年平均价格,同比就是所有医疗服务的平均消耗。
这样就可以拿着这些数据去讨价还价了吗?
理论上是可以了。继续向下思考:
PART.5病种分值和费率概念的出现
上述过程我们将菜市场所有菜品(医疗服务)分成了核心组和综合组以及知道了各组的平均值,然后根据变异系数确定是否需要继续分层,从而将所有菜品(医疗服务)合理分组并知晓每组的平均值。
拿着这些分组和平均值我们就可以去买菜(医疗服务)了;
但是别忘了医保的最终目的是节省成本;
假设一个土豆卖2块,一个卖4块,共支付6块,平均价格为3块。
则两个土豆每个支付3块,总支付依然是6块。
虽然遏制了高价土豆,但是对于采购方(医保)并没有省钱。
也就是说,仅用上述平均值的概念,采购方(医保)其实就起了一个劫富济贫的作用,并没有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所以假设采购方(医保)只有4块能支付给土豆,那么每个土豆支付2块即可完成。这样总的省2块。
对于采购方(医保),不止是土豆,可能白菜,羊肉,葱等等都想比平均价格少付点以便省钱,
羊肉平均价格30,只能付20,怎么办?
按照比例缩减,这里也就相应出现了病种分值的概念;
土豆平均3块,记3分,羊肉平均30块,记30分,
所以1分=1块时,支付的是平均价格;
如果1分=0.63块,土豆就支付2块,羊肉支付20元。
这里面,土豆记3分,羊肉记30分叫做病种分值,0.63代表1分的价格,叫做费率。
病种分值=例均费用/基准病种例均费用
费率=可以支付的费用/总分值
支付费用=病种分值*费率
病种分值是用于辅助医保控制总费用,只是用于计算一种数据标识,所以土豆可以记3分,30分,10分,0.1分,但是病种分值在不同病种之间要有可比性,比如土豆记3分,羊肉就记30分,保证是10倍的关系,也就是羊肉的分值是土豆的10倍,即只要病种间可比,分值计算很随意;
费率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可以支付的总费用,其实就是按比例缩减或者增加,医保基金宽裕时,按比例增加支持医院发展,不足时按比例缩小节省基金。
文章来源于金色池塘Q,内容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