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新发现:上海药物所李佳团队等揭示二甲双胍抗焦虑的神经机制
2023-10-16 16:00
焦虑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全球约有1/9的人患病。2022年,我国患病率达7.57%。焦虑症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遗传因素、表观遗传和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焦虑症的发生。现今对于焦虑症的治疗主要依靠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然而心理治疗对半数以上患者无效,药物治疗也存在起效慢、药效滞后以及耐药等多种问题。深入研究焦虑症的发病机制,寻找可靠的药物靶点以及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至关重要。
AMPK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是真核细胞中一个重要的能量代谢感受器,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研究发现,AMPK的活性与小鼠的焦虑状态有关。AMPK的经典激活剂二甲双胍是临床一线抗糖尿病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具有调节情绪潜力作用,但具体调控机制仍待挖掘。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团队、李扬团队联合临港实验室臧奕研究员,在 Molecular Psychiatry 期刊发表了题为:Anxiolytic effect of antidiabetic metformin is mediated by AMPK activation in mPFC inhibitory neuron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二甲双胍调控AMPK活性,增强脑内GABA能中间神经元活动,从而产生抗焦虑作用的神经机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二甲双胍,神经元,焦虑症,药物,神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