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急诊医学部 院前体外心肺复苏助力多学科团队协作与死神赛跑

2023-10-14 18:13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院前急救团队与多学科团队应用ECPR(体外心肺复苏)技术,成功救治一名心源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创造了生命奇迹。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东院区院前急救团队与多学科团队应用ECPR(体外心肺复苏)技术,成功救治一名心源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创造了生命奇迹。

上午10:29,52岁谭先生心跳骤停倒在地板上,朋友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在我院急诊科医生的指导下立即对其进行胸外按压。

10点36分,我院急救团队到达现场,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初步判断无灌流时间约5分钟并立即抢救。急救医师王天龙即刻接手继续行高质量心肺复苏,急救护士李星珠、马英丽有条不紊的连接心电监护仪、建立静脉通路,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持续每三分钟推注一次...。急救医师焦域检查患者气道,清理口鼻异物,立即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氧饱和度维持93%左右,同时对头部进行亚低温治疗。

虽然一直持续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但是患者没有恢复心跳和自主呼吸,无法转运至医院,焦域意识到患者情况非常危急,需实施体外心肺复苏为患者争取生机,当即联系我院体外膜肺氧合(ECMO)团队,请求现场上机抢救。

11:06由4名医护人员组成的ECMO小队携设备抵达现场并立即着手建立ECMO通道,在超声引导下,ECMO小队人员准确定位,消毒、穿刺、置管......每一个环节干净利落,有条不紊、默契配合。

11:25ECMO与急救团队终于打通这条“生命通道”,成功建立ECMO,人工肺机器运转起来了,从开始准备穿刺到体外循环运转,院前仅用时19分钟,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生机!

由于患者家里的楼梯和电梯都很狭窄,为了能够将患者转移至医院,急救团队的所有人员集体上阵,抓、抬、扛、举无所不用其极,齐心协力将患者从7楼安全转运至救护车。

11:36返回医院途中急救医师焦域已提前通知抢救室开通绿色通道,做好充足准备,相关科室会诊专家已到抢救室等待患者。

11:41患者抵达我院抢救室。

11:48患者恢复生命体征,心率101次/分,呼吸机辅助呼吸,血压95/40mmHg, 相关科室会诊后送入我院心内重症后续治疗。

我院是全国为数不多开展院前ECPR技术的医院,此例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我院急救团队精湛急救技术和多学科团队协作能力。体外心肺复苏是指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体外循环,并根据不同疾病需要采用不同的转流方式,为患者提供一定的氧供及循环血量, 体外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急诊医学部将急救工作提前到院前为救治起点,在抢救现场搭建救治平台,极大缩短心跳骤停患者大脑缺血缺氧时间,据相关文献报道,该技术可以将院前患者生存率从1.0%提高至38%-43%。自我院院前急救ECPR小组成立以来,数次组织院外真实场景模拟演练,重点着力于实现复杂急救环境及转运不足条件患者的现场ECPR,致力于不断提高院前ECPR成功率及生存率。(焦域 王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急诊医学部院,ECMO,ECPR,生存率,死神,协作,急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