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内耳炎如何鉴别诊断治疗

2023-10-16 15:05

迷路炎也称内耳炎,为耳部感染侵入内耳骨迷路或膜迷路所致,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较常见的并发症。

迷路炎也称内耳炎,为耳部感染侵入内耳骨迷路或膜迷路所致,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较常见的并发症。可分为局限性迷路炎、浆液性迷路炎、化脓性迷路炎和迷路腐骨。除了中耳炎的症状之外,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震、瘘管征和其他前庭功能改变。

三类迷路炎鉴别表

局限性迷路炎

1、症状
1)眩晕:较轻,阵发性或激发性眩晕,多为视物旋转性,头位体位变化时明显;
2)眼震:由于病变多侵犯水平半规管,眩晕发作时可见快相向患侧的自发性眼震,也可不出现眼震。
3)听力损失:听力损失程度与中耳炎病变程度一致,属于传导性听力损失。瘘管位于鼓岬者呈混合性聋。

2、检查
瘘管试验阳性,前庭功能正常或亢进。
需要注意的是,瘘管试验阴性不能排除迷路炎的诊断,前庭功能检查宜在发作间歇期进行,不宜行冷热水试验,以免感染扩散,而应改为冷热空气试验。

3、治疗
1)药物治疗 发作期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抗生素加适量地塞米松静脉滴注。适当的应用镇静剂。
2)抗生素治疗 在足量抗生素(诺氟沙星、头孢唑啉钠)控制下行乳突手术。病变清除后可用颞筋膜覆盖瘘口。瘘口较大时,可选用适当大小的健康碎骨片嵌顿于瘘口,上覆颞筋膜。

浆液性迷路炎

1、症状
是以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渗出为主的内耳弥漫性非化脓性炎症。 
1)眩晕:其眩晕性质同局限性迷路炎,而程度较重。
2)眼震:有自发性眼震,为水平旋转性。轻症者因患侧迷路处于兴奋,激惹状态,眼震快相向患侧。病变加重后,迷路由兴奋转为抑制,眼震快相则转向健侧。
3)听力损失:听力明显减退,为混合性聋或感音性聋,但非全聋。

2、检查
前庭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瘘管试验阳性,亦可为阴性。

3、治疗
1)全身抗感染治疗 并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者,应在足量抗生素控制下行乳突手术,迷路无须开放。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致浆液性迷路炎,应以全身抗感染治疗为主,必要时行单纯乳突切开术。
2)对症治疗 如安定、镇静。呕吐频繁时应适当输液,并用适量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急性化脓性迷路炎  

1、症状
是化脓菌侵入内耳引起的迷路广泛性化脓性病变。内耳膜迷路遭到彻底破坏,耳蜗和前庭功能尽失;严重者感染可经内淋巴管、蜗水管或内耳道等处向颅内扩散,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1)眩晕:重度眩晕,患者卧床不起,喜侧卧于眼震快相侧,不敢睁眼,不能稍事活动。
2)眼震:其自发性眼震快相向健侧,强度较大。躯干向眼震慢相侧倾倒。—旦眼震快相从健侧转向患侧时,应警惕有颅内并发症的可能。
3)听力损失:患侧严重耳鸣,听力急剧下降直至全聋。
4)一般体温不高,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脑脊液压力升高及脑脊液白细胞增多等,示感染已向颅内蔓延。
在急性化脓期症状消失后2~6周,逐渐进入代偿期,此时眩晕及自发性眼震消失,患者逐渐恢复平衡,可自由行动,但患耳全聋,对冷热试验刺激物无反应。

2、检查
因迷路已破坏,故瘘管试验阴性。自发性眼震、患耳冷热试验均无反应。

3、治疗
1)抗生素 大量抗生素控制下立即行乳突手术。
2)手术 疑有颅内并发症时,应急行乳突手术,并切开迷路,以利引流。
3)补液 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

迷路腐骨

较少见。可发生于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如猩红热期间的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结核性中耳炎及糖尿病患者,亦可见于梅毒。迷路腐骨为迷路骨质坏死,也称坏死性迷路炎或迷路死骨。患者中耳脓液恶臭,腐骨形成后,耳蜗及前庭功能丧失或部分保存,可有患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有些患者在乳突手术后症状减轻,但鼓室或(和)鼓窦区肉芽增生,流脓不止,乳突X线片或颞骨CT扫描可发现颞骨骨质破坏或死骨,乳突术中或术后换药过程中发现内耳部分或整片骨质游离或松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内耳炎,抗生素,化脓性,并发症,诊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