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县回隆镇卫生院张文义:追赶 实现 超越,我这25年
张文义是1998年开始担任回隆镇卫生院院长的,“一眨眼,25年过去了。”要问这些年干了什么,他用了简单的六个字描述:“追赶、实现、超越。”
回隆镇位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魏县西南角,地处冀豫交界,是一座千年古镇,辖区有29个村,常住人口5万余人。
“我院就是想,给这5万多人一个更可靠的医疗保障。”
魏县回隆镇卫生院院长张文义
追赶 从“负数”起步 共渡难关
1998年9月21日,张文义受组织任命,从回隆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升任为院长,“这个日子我记得很清楚,因为当时的感受太复杂了。”
当时的卫生院还是一排破旧的平房;走进科室,只有一台产于60年代的破旧显微镜,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表,通通都没有,看病只能用“望闻问切”;走进药房,整理后发现仅有8800元左右的药品。
1998年的卫生院
医疗环境差,技术薄弱,这些明摆着的难处让张文义有些发怵。一番调查过后,他更加无奈地认识到,自己面对的局面是多么的“破烂不堪”:
人员方面,由于投入不足、财政“断奶”和经营不善等原因,卫生院职工有的弃医经商;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卫生院上班,却时时事事想着家里的小诊所;更有甚者,一些卫生院出资培养的医护人员和单位唱起了“对台戏”。
当时在职职工已经17个月没有发放工资,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更是没有着落;卫生院资不抵债,债主封门闹事的现象时有发生。
卫生院管理方面呢?没有改革的措施,依然是“工作好坏一样看,干与不干都吃饭”。而为了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卫生院在银行和镇办基金会里办了几笔高息贷款。
“这些责任都将落在我的头上,面对这些情况,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甚至想到了放弃,难受的不行,就流泪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张文义却毫不避讳。在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他依然有些哽咽。
张文义做事一直秉承一句话:“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能试都不试,就轻易放弃。”再加上那一年他当选为政协邯郸市第八届委员,“就更得以身作则,勇挑重担了”。
他暗暗发誓,“要与乡镇卫生院共存亡。要把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当成自己事业来做。”
从1998年到现在,整整25年,张文义始终牢记自己的“誓言”,把卫生院的发展当成头等大事。他把卫生院当成家,无论农忙还是农闲、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他都吃住在卫生院。
或许正是他的这种精神,让卫生院的员工看到了希望,凝聚起了发展的精神力量。一段时间后,全院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人心齐,泰山移。“大伙开始齐心协力了,事情就好办了。”
张文义越来越有干劲,他采用争、跑、要项目资金和借用技术人才等办法做成了“无米之炊”,改善了卫生院的就医环境和服务模式,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业务收入日益增加,全额发放了工资、养老金等福利待遇,使长期处于瘫痪状态的卫生院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度过了艰苦的岁月。
2003年的卫生院
“我院的战斗能力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检验,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实现 奋斗迎来好日子
在奋斗中,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而好日子也总在奋斗中来临。
张文义乐此不疲地讲了几个“得意之作”。
2017年度,回隆镇卫生院乘势而上,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和改建了东、南、西、北四座三层门诊楼和病房楼,购置了救护车、CT、DA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实现了电脑收费等办公自动化操作系统。
同时,整修了院容院貌。“科室和病房全部进行了高标准装修,卫生标准也逐步提高。我们还在院内种植了一些花草树木,春天花红柳绿,夏天绿树成荫,让人觉得很舒心。”
2017年的卫生院
在张文义的带领下,卫生院的硬件建设和整个医疗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我院还争取了城乡居民医保及职工医保等定点单位,为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17年,回隆镇卫生院被评为国家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2019年,回隆镇卫生院承担了邯郸市卫健委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
张文义十分看重这项工作,他想借此建起“回隆镇健康档案大数据”。
讲到这里,他不由地说了一句“大俗话”:“这是一件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工作。健康档案和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对今后回隆镇的卫生健康发展大有益处。”
在邯郸市卫健委的大力帮扶和支持下,张文义带领全院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完善了辖区内53098人的基本信息数据,经与邯郸市健康医疗数据中心提供的大数据分析核实,准确率达99%以上。
“我院顺利完成了回隆镇健康档案精准分类管理的试点工作,并逐步把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
上级领导考察“一站式”服务工作
张文义介绍,卫生院各个科室和29个村卫生室实现了互联互通,在卫生院的“一站式”健康服务中心和“一站式”健康服务卫生室电脑上,体检群众可以通过扫描身份证或健康码,调出个人的健康档案和个人的住院、体检等诊疗信息。
“而且,在本人手机上也可以实现。”真正把“我服务 你健康 智慧医疗更方便”的服务理念变为了现实,为助力医防融合、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和县域医共体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9年,“魏县回隆镇卫生院健康档案大数据应用”被邯郸市卫健委评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十大典型案例,张文义也被评为先进个人。
“2019年是个丰收年。那一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首批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表现突出,达到推荐标准的机构名单,河北省46所卫生院入围,邯郸市仅有12所,我院很荣幸成为其中之一。”
2020年,卫生院通过社区医院的评审验收,并被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评为“赢领计划”培育和打造的乡镇卫生院创新服务标杆。
超越 慢病管理 刻不容缓
在回隆镇卫生院多年的发展中,上级医疗单位给予了很多帮助。
张文义举例,邯郸市中心医院在回隆镇卫生院成立了“卒中胸痛急救单元”和远程会诊中心,建立了市县乡村的“绿色急诊急救转诊通道”;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在回隆镇卫生院成立了邯郸市肿瘤防治专科联盟协作单位。
邯郸市中心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坚持每周培训基层医护人员和会诊疑难病例
魏县人民医院牵头建立了县域医共体,并在各医共体成员单位建立了慢病管理、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五大中心,并建立了县乡村心电一张网,免费为成员单位安装了服务终端的软硬件设备。
“这些为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加注了实质性内涵建设,也是卫生院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抓手。”
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移的时代背景下,张文义表示,慢病管理是非抓不可的。“我国慢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基层老年人居多,也是慢病的高发群体,而他们往往缺乏慢病防治的系统知识。”
目前,回隆镇卫生院以魏县人民医院慢病管理中心的临床诊疗技术支撑,以各科室为联系纽带、以家庭医生团队为基础网底,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慢病服务体系,提高了慢病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规范化水平,实现了慢病患者全过程、全周期健康管理。
此外,还通过打造“医防融合、上下联动、精准服务、自我管理”的四位一体化管理,为慢病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慢病全生命周期服务。
“未来,我们将继续搭建数字化基层慢病管理中心,持续推进慢病管理的‘三高共管,六病同防’管理模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25年,张文义眼看着卫生院变得越来越美,眼看着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日益提升,也见证了智慧化和信息化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快速发展。
他深深地感慨道:“基层医疗的好时代来临了,未来,我们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责任编辑:刘婉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