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向“世界一流医院”目标迈进

2023-10-08 18:33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下,创新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医疗服务不断提升的核心。

打开湖北省地图,在江汉平原东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伫立在长江江畔。这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血脉里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医院。

在百年发展中,它坚守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办院宗旨,恪守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以建成“世界一流医院”为目标,大力拓展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关键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奋勇前行。

创新为驱

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下,创新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医疗服务不断提升的核心。

以党建为引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首创了四级党组织架构(医院党委,在二级学科上设立分党委,三级学科设立党组织,亚专科设立党支部),四级党组织与学科的四级架构相互对应,紧密结合,避免了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现象。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围绕“科技创新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健康界、健康县域传播平台详细解读了医院 “创新为驱、文化为源、品牌为魂”的内涵。

万红慧接受健康界、健康县域传播平台采访

“我院创新提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思路,整合医院传统的优势学科,建立心血管医院、神经精神医院、眼耳鼻喉医院、泌尿肾科医院、消化医院五大院中院。” 他介绍说。

院中院使相应学科之间更加融合,从而产生更多的发展动力和潜能,更加高效的服务于百姓的健康。

同时,医院对外开放建立了由6位院士领衔、70余位国字号人才参与的7所交叉研究院,多家研究院是全球、全国首创。

众所周知,武汉大学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世界排名第一。人民医院与武汉大学合作建立了医学测绘遥感新型信息研究院,成为全球第一个医学遥感交叉融合研究院。

并将于11月初发射全世界第一颗医学遥感卫星,填补目前环境医学和公共卫生方面的空白。

万红慧补充道,遥感技术的应用有九大领域,其中的八大领域应用比较广泛,但和医学领域结合还处于空白。

医学卫星发射将会填补全球医学和遥感的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重大的创新成果。

一切创新的根基是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医院在人才培养上采取了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因凤筑巢三大机制。

万红慧一一详解:医院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引进创新型人才,并为人才搭建能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人才引进后,根据能力和学科发展方向为其创造发展的空间。

医院一方面引才,一方面从本院内选拔优秀的年轻医生,赴海外一流高校、医院、科研机构,开展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或临床研修。

2018年7月,医院遴选出八十多位年轻医生出国深造。

以往,医院选送出去或自己联系出去进修的医生常有后顾之忧。自2018年医院实施新的人才绩效考核制度后, 进修医护人员的工资全额发放,绩效工资至少按在岗时的60%发放,这样确保了医生在进修时的基本生活需求。

对于送出国的医生,当时有人担心学成后会留在国外。但令所有人都很欣慰的是,送出去的八十多位医生都如期而归,并且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像医院神经内科的熊婧教授,去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最新研究成果。

继这一重磅创新研究成果后,前不久,医院又一创新研究成果——《研发α-突触核蛋白PET示踪剂》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发表,这项研究开发了一种帕金森病的PET分子影像学标志物,不仅在全世界首次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也为研发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找到了可靠的评估指标。

万红慧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医院的创新团队正在持续发力,明年很有可能还将会有一项创新科研成果在全球顶级期刊《Science》杂志上发表。”

连续三年,在医学三大顶级期刊上发表科研创新成果,这在湖北省的医院中是绝无仅有的。

为激励更多具有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高端人才脱颖而出,医院党委专门建立了重奖杰出创新团队机制,并规定,对主要创新人员的个人奖励不得低于60

去年,医院奖励了获得成果的创新团队1200万元,其中1000是作为团队科研经费,200是个人的奖金。今年奖励取得成绩的创新团队600(因和其他教授共同发明)。

他说:“明年的创新科研成果预计在七月份发表,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重奖杰出创新团队和杰出创新人才对于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吸引人才、鼓励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赋能 学科腾飞

人才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推动学科的建设。当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推动学科建设共有三大着力点——人才建设、方向建设、平台建设。

关于学科方向的建设,万红慧讲道,百姓到医院就医或者健康体检时,并不确定要看哪个科,只是知道身体的哪个部位可能存健康隐患。

所以医院“想患者所想”,按人的身体部位和人体系统整合出上文所述的五个院中院,使学科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

可能大家注意到了,五个院中院的命名中特意把病字去掉。

为此,他解释道:“过去的某某医院都带有一个病字,比方说心血管病医院,这会使没有生病的人忌讳去医院。院中院的名字中把病字去掉,象征着医院从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这样,健康的人群也可经常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接受健康教育等。

关于“学科平台建设”,医院是这样做的:为推进科研能力提升,特别是临床科研平台建设,医院专门成立创新研究院,院内建有比较规范的实验室。

并且,正在进一步扩大研究院科研平台建设,把即将竣工的洪山院区的17层楼(三万多平方米)作为国际医学转化中心大楼,用于临床科研的创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国际医学转化中心大楼

万红慧说:“通过人才、方向、平台的创新,促进医学技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创新。”

近年来,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开发及转化,通过打基础、建制度、挖潜力、促孵化等一些举措,努力打通科技成果到落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效果。

比如,消化医院负责人于红刚带领消化内科内镜团队研发了领跑全球的消化内镜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系统——“内镜精灵”(ENDOANGEL),能进行200万幅胃镜图像的胃早癌检测,其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2.5%。该项目还作为中国医学创新标志性成果,连续两届亮相进博会。

另一方面,如今大部分医院还在使用人工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其早癌筛选的准确率在70%以下。

“这项技术不仅申请了专利,还进行了广泛地推广。目前,全球600家不同级别的医院在使用这项技术,协助医师发现了近2万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同时节省近50亿元的医疗费用。”

不仅如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还在湖北省首先引入世界顶级医疗人工智能Watson肿瘤解决方案,帮助肿瘤患者寻求治疗的“最优解”;借助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为患者制定微创、精准的骨外科治疗方案;开通“AI智能导诊”服务,持续推出智慧腹膜透析等5G+医疗健康应用项目,相关领域合作成果获批首批湖北省人工智能重大专项;合作开发部署了CT影像新冠肺炎智能诊断系统,极大助力了新冠疫情防控,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疫情专项基金资助,产品连续两届获得中国国际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可见,创新技术应用于学科建设中,足以产生巨大的效益。

人民医院 一院好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万红慧用这句诗比喻文化建设在医院创新和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把文化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创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以红色文化、一流文化、公益文化、幸福文化来引领医院的文化建设。

医院由早期共产党员、医学博士陈雨苍创立于1923年,最初的院名是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实习医院。历经百年风雨,一代代医者赓续红色基因,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创新精神,大步流星向前迈进。

如今更是把目标定在了创建“世界一流医院”上。

万红慧说:“我院要用30年左右的时间进入世界一流医院的行列,这是创新发展的目标,也是为之奋斗的目标。”

说到人民医院,很多百姓都顺口说出这句话: “人民医院,一院好人。”

“人民医院,一院好人”已成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

这和医院党委“大力倡导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鼓励支持医务人员遇到紧急情况挺身而出,增强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分不开的。

在院党委的鼓励下,迄今为止,有五十多名医院职工在危急时刻敢于担当,为百姓解危救难。此举受到多家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称赞。

万红慧更是直言:“如果职工在救人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医院都会全权负责。人民医院就要在社会中推广、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

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帮扶基层 多方点赞

根据《“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支持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省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等3个方向的项目建设。

万红慧认为:“公立医院,特别是省级大型公立医院,不仅要把自身建设好,更重要的是带动更多的基层医院进步。”

在这方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做了很多探索,建立包括托管、半托管、技术合作、帮扶等多种医联体模式。

帮扶的医院北到新疆、南到海南,总共有一百多家,成立的专科联盟有一千多家。其中,新疆和海南的帮扶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海南省政府多次致函,对武汉大学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帮扶表示感谢,国务院主要领导对医院的帮扶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看看这一组数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学术活跃度居全球前四,近五年科技量值位居全国医院第二(其中大型综合医院第一)。2022年,医院发表SCI论文863篇,增幅达39%。在“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2022)”中,医院多项排名位居全国前十、全省第一:在“进步最快榜单”上位居全国第1名,在“专利授权量榜单”上位居全国第7名,在“专利申请量榜单”上位居全国第8名。医院在四大医院排行榜上也取得了全面进步,最高排名跻身全国第7名,四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十。

关于接下来的路,万红慧说:“弘扬和进一步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办院宗旨,以人民为初心、党建为引领、目标为根本、创新为动力、人才为支撑、干部为关键、机制为核心、激励为生机、文化为源头的发展理念,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医院’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杨宇轩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武汉,人民医院,创新,健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十大人气案例榜单揭晓!
    打开APP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 投票通道开启了!
    打开APP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