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高亚东主任医师作为浙大一院的新引进人才,担任变态反应(过敏)科学科带头人。
高亚东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过敏性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他在国际上首次发表新冠肺炎与哮喘关系的文章,发现哮喘患者不是新冠的易感因素;初步阐明SOC通道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SOC通道的调控机制。曾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近年来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引用超3000余次,副主编专著2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会职务,并任《Allergy》编委。
开科立志:让更多老百姓惠享优质医疗服务
今年6月,高亚东主任医师作为浙大一院的新引进人才,担任变态反应(过敏)科学科带头人。
变态反应(过敏)科中的“变态”是指免疫机制失去常态,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过敏”。
根据世界过敏组织(WAO)统计,全世界约有30%到40%的人都受到过敏性疾病的困扰。全球约有2.5亿人有食物过敏症,3亿人患有哮喘,4亿人有鼻炎,全球总人口中十分之一有药物过敏反应,过敏反应被列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
近年来,我国伴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少子化进程,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呈现迅猛上升的态势,其人群患病率超过20%。与高患病率相对应的是,专门从事过敏诊疗及研究的医生少,民众认知也明显不足甚至存在不少误区。
“每个人一生中至少过敏一次,它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轻度过敏可能出现瘙痒、皮疹等,重度过敏则会出现喉水肿、休克等症状,如抢救不及时甚至会引起死亡。”高亚东主任医师介绍,作为一个全身系统性疾病,过敏涉及全身多个器官(如过敏性鼻-结膜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药物过敏等),目前过敏性疾病患者通常根据出现症状的部位到相应科室就诊,但这种传统的按器官系统的分流往往只解决患者的某一局部问题,而无法进行系统治疗,特别是在存在多种过敏共病时,缺乏整体的干预和管理。
为满足庞大的过敏性疾病患者群就医所需,进一步促进过敏学科发展,紧跟医学领域前沿,浙大一院特引进高亚东主任医师打造具备“一站式”的精准诊断能力、完善的综合治疗手段(药物、生物制剂、脱敏治疗)的变态反应(过敏)科。
聚焦“卡脖子”攻关:脱敏治疗也能“私人定制”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高亚东主任医师说,浙大一院综合实力雄厚、医疗质量过硬,是首批委省共建国家医学中心,这个平台为他做精做深过敏性疾病临床科研、打造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过敏诊疗中心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过敏性疾病诊治的关键环节在于病因诊断和病因治疗,与此相对应的是过敏原查找和脱敏治疗。未来浙大一院的变态反应(过敏)科不仅要实现常见的吸入性、食物性、接触性和药物过敏原检测种类和手段全涵盖,更要在过敏原检测的精准性方面与国际并跑,实现从全定量过敏原检测到组分检测(CRD)的跨越,掌握脱敏治疗的关键核心技术。”高亚东主任医师进一步阐述,最让他心动的是——浙大一院在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中心过程中,聚焦全生命链条,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合唱”,科研发现可以被送往合作企业的实验室里,进一步论证、完善,制备成产品,最终回馈到患者身上。医校联合、医企联合,产学研用在此深度融合,一体化布局。“前端连着基础研究,后端连着转化应用,未来医院更有利于认识疾病、攻克疾病。”
高亚东主任医师在野外辨识植物过敏原
高亚东主任医师举了个很简单的例子,有的患者尘螨过敏,表现为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目前大多医院只是单纯地对这些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甚至病症还会加重;尘螨过敏脱敏治疗的1.0版本是使用含有多种过敏原的尘螨粗提物进行脱敏治疗,针对性不强;而尘螨过敏脱敏治疗的2.0版本组分治疗,采用蛋白质组学结合药理学手段,从尘螨中识别出N种类型的过敏蛋白,针对真正引起患者过敏的过敏蛋白组分进行“点对点”精准治疗,更加有的放矢。
过敏原检测
心融入 身到位 事解决:筑牢过敏性疾病第一道防线
高亚东主任医师介绍,浙大一院的变态反应(过敏)科将从患者需求入手,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科团队,团队的每个成员以皮肤过敏、呼吸过敏、药物过敏、食物过敏及脱敏治疗为亚专业研究方向定向培养,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科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新鲜动力,实现学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变态反应(过敏)科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招聘到5位青年才俊,均具有双一流高校博士学位,将从事临床科研等一系列工作,这些人才是浙一变态反应(过敏)科启航的重要基础。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治病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为中心”构建医防融合中西并重的慢病健康管理体系。要求医生既要会看病,还要教老百姓防病,突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未来,我们还将深入基层、通过大力度的科普宣教让更多的患者了解过敏背后的知识,预防和治疗并重,最大程度减少过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医防融合与科普、慢病健康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专家如是说。
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表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医院坚持党管人才、锚定人才强院“航向标”,助力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坚持人才引育再提速,不断激活学科发展“动力源”。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规模及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人才队伍活力竞相迸发。当前,全院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重要指示精神,医院将进一步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在提升重大疑难疾病诊治能力和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领军人才引育、医工信融合等方面持续探索创新,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