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几大原因

2023-10-18 11:3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

任何原因引起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 0.5×109/L,即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分为以下几种程度:

正常

0.05×109/L~0.5×109/L

轻度增多

0.5×109/L~1.5×109/L

中度增多

1.5×109/L~5.0×109/L

重度增多

>5.0×109/L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如下:

生理性变化

在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情况下,可导致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白天较低,夜间较高。上午波动较大,下午比较恒定。

变态反应性疾病

可发生轻至中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花粉症等。

药物引起

如抗疟疾药、β-内酰胺类、环丙沙星、糖肽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抗结核药物、心血管药物、抗惊厥药等一些药物反应可导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感染性疾病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为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原虫、蠕虫、吸虫、绦虫以及疥虫和穿皮潜蚤的感染均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还有真菌感染、逆转录病毒感染、结核感染等。

风湿性疾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度类风湿关节炎、白塞病、皮肌炎、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干燥综合征、IgG4相关疾病等均可伴嗜酸粒细胞增多。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正常情况下,体内的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此外,单一性腺垂体功能不全也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肿瘤

如支气管肺癌、胃癌、直肠癌等也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少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特别是起源于能产生粘蛋白的上皮细胞癌、蕈样肉芽肿、类癌亦可伴嗜酸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肺炎

嗜酸粒细胞性肺炎是一种以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伴有或不伴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嗜酸粒细胞性肺浸润,临床上发病率低,目前已知临床上可分为四型:单纯型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或Loffler综合征、慢性嗜酸性肺炎或迁延型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热带型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哮喘型嗜酸粒细胞肺浸润症或过敏性支气管曲菌病。四个类型有着共同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气短、胸闷和哮喘等。

嗜酸性粒细胞假性增多

1)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出现大量中毒颗粒,在结构上增加了其复杂性,使SSC信号值增大出现右移,导致WDF通道散点图异常,造成嗜酸性粒细胞假性增高。

2)当患者存在疟原虫感染、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感染时,某些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WDF通道可出现散点图异常,仪器对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分辨能力下降,可造成嗜酸性粒细胞的假性增高。

3)存在血小板卫星现象:由于EDTA-K2诱导体液产生冷抗血小板抗体,这种自身抗体作用在血小板膜上同时又可以与中性粒细胞膜上Fc受体相结合出现卫星现象。由于围绕在中性粒细胞周围的血小板颗粒增加了中性粒细胞结构的复杂性,在通过WDF通道时SSC信号值增大右移,使中性粒细胞出现在嗜酸性粒细胞区域,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假性增高。

4)由于标本放置时间过短,导致检测结果嗜酸性粒细胞假性增高。采集血液标本于EDTA-K2抗凝管中,血小板会发生可逆性聚集情况,此时进行血常规分析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减低而白细胞计数假性升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综合征,WDF,十大,原因,药物,外周,感染,假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