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世界心脏日 | 心血管内科开展系列活动,一起来学习心肺复苏术(CPR)

2023-10-08 10:59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世界心脏日:相知用心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2023年的主题为“相知用心(USE HEART,KNOW HEART)”。

为向公众普及心脏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关注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预防和急救意识和技能,我院心血管内科开展心肺复苏培训、义诊宣教等系列活动。

82221696460982789

“世界心脏日”主题义诊活动中,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首先来到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开展“世界心脏日”主题义诊活动。专家团队为当地老百姓进行血压、血糖等检查,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改善心脏健康,宣传心脏健康知识,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5231696460983154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培训

中国心源性猝死人数占全球第一,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心源性猝死最有效方法。为了提高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救治成功率,9月20、21日,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配合下,心血管内科在心脏康复中心开展了3期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认证的BLS培训班。

64821696460983319

由我院AHA专业导师团队:内科ICU温汉春主任医师、PICU梁秀安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龙曼云主任医师、EICU孙世玲副主任医师、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蒋丰亦副主任护师及张雅主治医师进行培训。

18731696460983462

培训采用课前预习、观看视频、模拟场景、边学边练,导师讲解和学员讨论为辅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培训内容包括单人及双人CPR(成人、儿童及婴儿),成人及儿童球囊面罩通气技术,AED的应用等。

经过培训和实操演练,来自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二病区、三病区、心血管内科重症(CCU)病区共66名医务人员全部顺利通过技能测试和笔试,获得AHA认证的BLS急救证书。BLS专业培训加强了心血管内科医务人员突发情况救治能力。

51661696460983558 BLS (basic life support, BLS)

BLS又称初步急救或现场急救,目的是在心脏骤停后,立即以徒手方法争分夺秒地进行复苏抢救,使心脏骤停病人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是急救中使用最多、也是最基础的技术,包括识别多种致命性的紧急情况,徒手CPR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的使用等。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心源性猝死人数占全球第一,生存率不到1%。研究表明,若现场目击者对倒地的患者立即实施CPR、使用AED,并尽快进行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CLS),患者生存率可达67%,否则每延误1分钟,生存率将下降7%~10%。

78271696460983666

CPR培训进校园

9月27日,心血管内科及临床技能协会前往南宁市桂雅路小学(桂花校区),开展主题为“心肺复苏技能进校园”的大型公益课活动,旨在普及心脏急救知识,提高“第一目击者”心脏骤停救治技能,提升心脏骤停救治成功率。

在桂雅路小学的阶梯教室,AHA认证导师、我院心血管内科龙曼云主任医师为300多名教职工进行急救知识介绍与讲解。心导管室覃日昆主管护师和心内科甘露主管护师为大家演示了双人CPR急救技术的标准操作。

集中讲课结束后,教职工分成30组队伍,由30名心血管内科医务人员通过详实而生动的语言、动作指导,手把手指导教师们在模型上练习与操作CPR。

69641696460983759

此次“世界心脏日”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唤起了公众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注,提高了群众对心血管健康的认识,有助于共同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救治率。

1551696460984161

知识小科普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明显,且逐渐趋于年轻化。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达3.3亿,每年约54万人因心源性猝死而去世,即每分钟约有1个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在群众中积极开展心肺复苏及AED使用有着深远的意义。

什么是心脏骤停?

所谓心跳骤停(CA)是指心脏因一过性急性原因突然丧失有效的排血功能而致循环和呼吸停顿的临床死亡状态。在此必须强调指出,心跳骤停是指在未有预见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心跳停止。 

什么是“黄金四分钟”?

“黄金四分钟”是指当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需要立即给予复苏,复苏开始的越早则存活率越高。如果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超过了4—6分钟,脑组织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随着时间的延长,存活率降低。急救心脏骤停患者最主要的方法是心肺复苏和AED除颤。

心肺复苏五要点

1.确定环境安全。注意环境安全,确保施救者和被救者是处于安全环境。

2.判断患者意识情况。

(1)呼叫患者:用双手拍打病人双肩,同时呼叫:“喂!你怎么了?”如无反应,可判断存在意识丧失。

(2)叫支援:患者无反应后,呼叫旁人或其他医护人员:“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如果是在非医院的地方,要叫旁人帮忙拨打120急救。

3.检查脉搏和呼吸。

10秒内同时检查脉搏和呼吸:检查脉搏,右手食指触摸颈动脉(喉结向右侧顺滑1指左右),如无搏动可初步判断心跳停止;观察患者是否呼吸停止或只是喘息。

4.进行心肺复苏。

(1)顺序:按压—清理气道—通气。

(2)按压位置:患者胸骨下半部,即两乳头连线中点。

(3)按压姿势:手掌根放在按压点,紧贴患者胸部皮肤,另一手掌根重叠在第一只手的掌根根部,手指紧扣掌心,上半身稍向前倾,双肘关节伸直。

(4)按压:用上身力量进行按压30次,按压深度为胸骨下陷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注意减少按压中断。

(5)开放气道:使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清理口中的异物,包括假牙。

(6)人工呼吸:捏住鼻孔,口唇包住患者口唇不漏气,共吹2次气。吹气有效评判为患者胸廓可见起伏。

(7)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一共进行5个循环后,判断心电及自主循环是否恢复。

(8)非医务人员可采用“单纯胸外按压(Hands-Only CPR)”方式,鼓励大众学习心肺复苏。

5.早期除颤。

多数突发的、非创伤的心搏骤停是心室颤动所致,除颤是最好的复律方法。

(1)院外除颤 强调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

(2)院内除颤 首选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

(3)除颤后立即继续行五个轮回心肺复苏

如何正确使用AED? 

38101696460985207

内容来源:心血管内科  龙曼云 李高叶

编辑:蓝飞燕

校对:谭凌宇

审核:蓝飞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心脏骤停,复苏术,心脏日,CPR,心血管,BLS,AE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