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讲科史】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在建院65周年之际, 医院开展 “医脉相承 薪火相传” 主任讲科史活动。 主任们的讲述, 凝结了 一个科室跨越半个世纪的历史, 医疗技术突破、 科研难点攻关、 教学模式创新、 人才队伍拓展 ······
下面,让我们随着肖自安主任的精彩演讲,一同走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峥嵘岁月。
您的学科有1956年的硬币吗?
您的学科有康熙通宝的铜钱吗?
您的学科是否一直保留有医师留在患者体内的纱布?
这些是耳鼻咽喉科保存的1956年的硬币、康熙通宝的铜钱,这是我们的老师1960年代从患者体内取出的纱布。
照片里这些琳琅满目的物件,有铜钱、有铁钉、有玻璃棒、有注射器头、有小骨片,都是我们的老师们从低至1岁幼龄,上至80余岁的老人的气管、支气管和食管内取出来的。
看这个徽章取出的手术日期,1963年11月,患者6岁小女生。看这个玻璃棒,1964年元月取出。
但是,我科1978年才购置第一套硬支气管镜,老前辈们、老师们是如何妙手生花,从患者体内取出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
让我们回到65年前。
1958年
几位朝气蓬勃的中青年医师,从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来到当时的长沙市东南角郊的黄泥坑,加入到附二医院的建设队伍。
这几位年轻人的队长,游孟高,时年38岁,耳鼻咽喉科副教授,1946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
1958年11月,三湘大地白喉大流行。游孟高教授临危受命前往最困难的山区救助。1个月内成功救治176例呼吸道危重患者,并将成功救治经验发表于刚创刊的湖南医学院学报。
医院刚刚开院,加之当时国内经济困难期,科室缺少诊疗专科设备。游孟高教授带领小团队,响应时代号召,苦干实干加巧干,夯实学科基础。手术装备DIY,这些年轻的开科元老们用不锈钢管制作硬支气管镜,抢救了无数的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特别是很多低龄幼儿。
十年弹指一挥间,到了1968年,国内著名的耳鼻咽喉科专家游孟高教授下放湘西,他在湘西的山沟山坡,自行巡回医疗为基层人民解决病痛。1972年,游孟高教授回到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带领学科添置手术显微镜,支气管镜、电测听、声导抗等临床设备,推动学科临床水平快速提升。1976年,他临床上大胆创新,采用腓浅神经进行面神经移植获得成功。
1978年
科学的春天到了!耳鼻咽喉科的鼻咽癌脱落细胞形态学研究该年获得湖南省科学大会奖,科室也是第一批恢复研究生招生的单位,该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0年代初期,专业参考书籍荒芜或稀缺。科室老师们自行编写、油印专业资料,在国内最先从国外引进专著并翻译。
我们科室是国内最先开设专科门诊的耳鼻咽喉科之一,用1950年代初期公私合营厂家生产专科检查器械,在国内最先开设眩晕门诊。
时任科室主任李舜农教授,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7年制,1986年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著名头颈外科专家,开创性地开展喉癌和下咽癌根治性切除术,是国内最先开始鼾症手术治疗的专家。
这是在1987年,开展听神经瘤手术,组织术前讨论。
1988年
卢永德教授接任科室第三任主任。卢教授1956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1989年美国IOWA大学访问学者,是著名耳科专家,卫生部全国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第四届),是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当年湖南医科大学7名博士生导师之一。
进入1990年代后,学科影响力在国内得到快速提升,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
这些图片可以看出在那个年代,严谨的临床工作和丰富的学术活动,疑难病例讨论,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国内大咖参与的研究生答辩。
任基浩教授,是我科第一个博士,他于1993-1995年以副主任身份主持科室工作。
在1990年代初中期,获得了多项省级及湖南省医药卫生奖。
1998年
时任科主任谢鼎华教授获得湖南省科技成果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我科科研成果里程碑式的突破。谢鼎华教授,著名耳科专家,1988-1996在美国北卡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员。
谢鼎华主任带领学科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多人送到美国学习,开展丰富的对外学术交流,聘期芙蓉学者讲座教授,每年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和学术研讨会,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谢鼎华教授因为卓越的工作成绩,先后兼任省侨联副主席,省政协常委,省人大常委,国务院海外联谊会理事,省政府参事。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带给全国人民彻骨的伤痛,但北京奥运会又给中国人民带来无限荣光。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科人,与全国人民一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学科建设更快、更高、更强!
20002-2006年,相继创建湖南省听力医学中心,中南大学耳科研究所,湖南省新生儿听力诊断中心,湖南省人工耳蜗中心。
2016年,杨新明主任带领科室成功创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学科进入国家一流方阵。杨新明主任,著名咽喉头颈专家,带领学科在学科规模和亚专科建设上开创里程碑式的升级换代,学科进入5.0版,学科影响力持续提升。
2018年
学科建设迎来历史性的机遇。在医院的支持下,第五任科主任杨新明教授带领学科搬迁到五官科大楼,学科成为国内综合医院大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之一。
这是宽敞整洁的现代化门诊,先进的内镜和听觉检查中心。还有舒适的科研、教学和办公场地。正式分设耳科、咽喉头颈外科、鼻颅底外科亚专科病区。年手术台次和出院人次大幅上升,处于国内前茅。
2020年
我们接过重担,扬帆新的征程!我们秉承湘雅传承,砥砺前行,积极推动学科创新和学科进步。
我们也于2020年成立了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紧密型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有多个省共60余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每年举办“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三湘卓越论坛”,持续提升学科影响力。学科STEM排名在2021年度为全国第17,进入历史性的新高度。
这是目前学科的架构。
这是学科挂靠的机构。
未来的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之路还很长,学科距离国内一流方阵还有距离。我们会不忘初心忆往昔,牢记使命期未来。
我们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明天必将更美好!
讲述人:肖自安
图片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编辑:范憬怡
审核:赵晓华
责编:赵丽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