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讯 |华人学者陈志坚教授荣获 2023 Horwitz 奖、美国FDA评估人造子宫技术
1、柏全生物全球首创抗肿瘤药物BT02获批美国临床研究许可
2023年9月26日,上海柏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公司自研的全新靶点抗肿瘤药物BT02已于近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新药临床试验(IND)批准,正式进入临床开发阶段。柏全生物此次率先将新靶点抗体药推向临床,同时也是该靶点生物学研究的共同完成者,诠释了“从0到1”的原创研发模式,并且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形成了抗体、表位、靶标等层面的全球专利布局。该药物针对多种难治的晚期实体瘤展现出突出的临床前药效,此次临床试验的顺利获批标志着管线的开发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2、创新药研发公司瑞奥生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创新药研发公司瑞奥生物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东方嘉富和西湖光子共同领投,得时资本和西湖科创投跟投。融资将主要用于首选化合物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申报以及管线扩展。瑞奥生物成立于2019年,致力于创新癌症靶向药物研发,创始人程建军教授现任西湖大学工学院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讲席教授。
3、厌氧生物完成战略融资
厌氧生物宣布成功完成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万泽股份独家投资,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万泽股份是深交所主板上市企业,专业从事生物医药微生态活菌药品、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材料及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活菌药物临床试验、候选药物管线研发和菌药生产平台搭建。
4、美国FDA评估人造子宫技术
2023年9月19-2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儿科咨询委员会召开为期两天的独立顾问会议,讨论如何更好地评估人造子宫技术(Artificial Womb Technology,AW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委员会由FDA官员、医生、医药界人士以及患者代表组成。会议议题包括当前该技术动物数据的局限性,和进行人体试验的伦理困难等。本次讨论尚未披露未来人体试验的方案。
5、中国生物杨晓明团队:新型猴痘mRNA疫苗可提供强大免疫保护!
2023年9月23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杨晓明团队与中生复诺健贾为国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了关于开发新型猴痘mRNA疫苗的文章《mRNA vaccines encoding fusion proteins of monkeypox virus antigens protect mice from vaccinia virus challenge》。
该研究最早于2022年11月首次发表在BioRxiv(预印本在线期刊)。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在Nature上发布的,有效针对猴痘的mRNA疫苗的相关研究。
6、超27亿美元!诺和诺德“押注”AI药物
9月25日,诺和诺德和Valo Health宣布合作利用人类数据集和人工智能(AI),发现并开发针对心脏代谢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 双方将利用Valo的Opal Computational Platfor™,加快发现和开发过程。
根据协议条款,Valo将获得6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潜在的近期里程款,并有资格获得11个项目的里程款,加上研发资金和潜在的特许权使用费,总额高达27亿美元。
7、首位华人获奖者! 陈志坚教授荣获 2023 Horwitz 奖
9 月 20 日,2023 年 Horwitz 奖(Horwitz Prize)揭晓,奖项授予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华人学者陈志坚以及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教授葛兰·巴伯(Glen Barber),以表彰他们在 cGAS-STING 通路方面的卓越贡献。颁奖典礼和荣誉讲座将于 2024 年 2 月 12 日举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