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救治|阿婆口苦反酸影响生活 内镜治疗发现隐匿病灶
年近七旬的王阿婆近一月来反复出现口苦、反酸,于门诊完善腹部彩超提示胆总管扩张,多次于当地医院门诊口服护胃、利胆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口苦、反酸症状反复并严重影响生活。于是,王奶奶前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消化科就诊,门诊医生详阅病史及依据相关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胆道系统疾病,予以收入院完善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入院后, 消化科副主任黄仁政决定立即采取完善的内镜检查,争取尽快找到病因。当胃镜进至十二指肠可见乳头部活动性出血,考虑壶腹部病变;但由于解剖结构关系,普通胃镜难以暴露并观察病变,而十二指肠镜作为侧视镜能够正面有效观察乳头部病变情况。于是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协商后,黄仁政对患者进行十二指肠镜检查,术中发现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呈浸润样改变,乳头部呈贯穿式溃烂伴有出血,遂行十二指肠乳头活检术,考虑乳头部恶性肿瘤可能,若不及时干预,有发生胆管梗阻风险,遂经家属同意后行胆道支架置入引流术(ERBD)。术后患者口苦症状较前有所改善,治疗效果立竿见影。随后,消化科救治团队为王阿婆安排了腹部增强磁共振检查,影像报告考虑壶腹部占位、胆管癌可能,再经十二指肠乳头活检病理提示重度异型增生,支持上述诊断。由于检查明确及时,为王阿婆出院后下一步治疗指明了方向。
消化科黄仁政表示,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多建议超过40岁以上成人应该进行常规的胃肠镜筛查,尤其是高危人群更应该警惕。相比而言,胆系恶性肿瘤起病隐匿,缺乏有效的筛查方法,患者多因腹胀、纳差、口苦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就诊,临床对于这里患者应注意患者肝功能及相关肿瘤指标,如有异常应及时消化科就诊进行排查。
黄仁政同时指出,对于胆胰疾病,运用十二指肠镜进行ERCP既有诊断价值又有治疗价值,可行胆总管结石取出、缓解梗阻性黄疸、治疗胆胰炎、括约肌痉挛或狭窄治疗、解决胆管瘘等等;而且ERCP术有着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少等优势,逐渐成为临床上诊治胆胰疾病不可或缺的重器之一。
据悉,公卫中心内镜中心常规开展各种消化内镜技术,包括胃肠镜检查及胃肠道息肉治疗、消化道各种良恶性狭窄的介入治疗、肠梗阻支架置入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曲张静脉套扎和硬化剂注射治疗等)、消化道瘘金属夹夹闭治疗、空肠营养管及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等常规内镜手术操作,我们还开展胆道及胰腺疾病(如胆结石、胆管癌、胰腺炎、胰腺癌等)ERCP、消化道早癌及黏膜下肿瘤的ESD等高级内镜技术。
消化内科 田成 黄仁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