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线,ECMO护航下成功抢救大咯血患者
9月21日,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抢救一名大咯血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联合使用气管镜冷冻冻取血凝块、肺血管介入栓塞病变血管、重症监护等众多重症救治手段,成功让患者转危为安。
凌晨突发大咯血 命悬一线
“这里有患者突发大咯血!” 9月21日凌晨3点,60岁的王阿姨(化名)被紧急送至重医附一院急诊科,由于大量出血堵塞气道,此时的她随时面临窒息的危险。危急时刻,急诊科医生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并迅速将王阿姨转入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RICU)。
据悉,1个月前,患者王阿姨出现咯血症状,在当地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仍然反复咯血。入住重医附一院前,王阿姨咯血症状已经连续持续了20余天。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在接诊王阿姨后,立即为她进行静脉药物止血和有创通气,但患者出血情况未见好转,且氧合不佳,医生考虑王阿姨可能出现血栓堵塞气道。韩晓黎副教授,李一诗、张锐副主任医师,程小成、王丹主治医师,谭太容、张霞主管护师等立即采取气道介入冷冻冻取取出大量血凝块,球囊封堵止血。
启动ECMO 为抢救赢得时机
由于王阿姨病情极其危重,反复大咯血形成的血凝块几乎完全堵塞了气道,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心律失常。为保持氧供、维持氧合,避免由窒息导致患者猝死,为后续的肺血管介入及气道介入治疗提供保障、赢得时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团队讨论了决定立即启动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 ECMO)。
据了解,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一种,用于部分或完全替代患者心肺功能,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
▲ 成功为患者安装ECMO
上午11时,韩晓黎副教授、蒋磊主治医师、王艳萍护师、张祖莉主管护师、白林富、闵依为呼吸治疗师等医护技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默契的配合,仅在20分钟内就成功完成置管和装机。正是有了ECMO对呼吸和循环的强有力支持,才给气道介入团队清理气道血凝块、气道球囊封堵,以及给血管介入团队通过支气管动脉栓塞等止血赢得了时机。
精准介入 病情转危为安
▲ 转运患者至DSA室做肺血管介入手术
下午16时,在ECMO的支持下,重症监护室的医护技团队快速有序地将王阿姨转运到DSA手术室,张锐、何威副主任医师,程小成主治医师,陈杰主管护师通力协作,为患者进行肺血管栓塞术。团队在复杂的血管中,仔细找寻患者所有的体动脉,包括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膈下动脉、锁骨下动脉、肺动脉。历经4个半小时的奋战,团队成功为患者栓塞了10支病变血管,最终让病情转危为安。
▲ 成功为患者栓塞病变血管
术后,王阿姨停止咯血,目前正在进行重症监护和治疗,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王阿姨顺利转危为安。
撰稿 | 胡显俊
编辑 | 李丹 姜佳妮
审核 | 郭述良 周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