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确诊5180例!多国近期高发、出现死亡病例,中疾控提醒!
中秋、国庆双节长假将至,又将迎来一波出境旅游高峰,在尽情游玩的同时,一定要警惕这种疾病——
近期,登革热在东南亚地区快速流行,在全球范围内,今年的病例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多地疾控中心发布提醒,我国部分省份出现了本土登革热疫情,多数有登革热流行区的旅居史。
越南一周新增确诊5180例,我使馆提醒防范登革热疫情
当地时间9月19日晚,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发布通告,提醒在越中国公民注意防范登革热。近期,越南境内登革热确诊病例快速增长。9月4日至10日一周内,全越确诊病例5180例,其中,死亡病例1例(在和平省),河内市确诊人数达2010例,比8月最后一周增长近一倍。年初以来,全越累计确诊病例达81808例,其中,死亡病例23例。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泰国卫生部官员9月20日表示,卫生部疾病控制厅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初至9月13日,泰国共发现91979例登革热感染病例,累计死亡病例84例。
孟加拉国卫生服务总局9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当日,该国今年以来已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164562例,死亡病例804例,其中9月死亡病例211例。世界卫生组织称,这是该国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
多地疾控紧急提醒,我国部分省份发现登革热病例
近一个多月来,多地检出登革热输入病例,多地疾控发布预防登革热提醒。
9月15日,成都疾控发布提示,今年以来,泰国、越南、巴西、秘鲁等国家陆续暴发登革热疫情,我国登革热疫情也明显上升,云南、广东、浙江等多省份出现本地病例,特别是云南报告的病例较多。
9月7日,海南疾控中心发布提醒,每年5月到10月是登革热的高发季节,今年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登革热高发,我国个别省份已发生多例登革热病例,多数有登革热流行区的旅居史,疾控中心发布预防登革热提醒。
8月,湖南疾控发文称,今年以来,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阿根廷等国家出现严重的登革热疫情,目前国内多省已有输入性病例报告,部分陆路边境地区甚至出现局部暴发疫情,提醒市民务必加强防范。
近期,北京疾控也发文提醒市民警惕:近日多地暴发登革热疫情。既往北京市登革热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多因前往疫源地感染,病例感染地点以东南亚国家为主。
科普多一点
2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微发布文章《中国疾控中心教你如何防控登革热?》文中提到: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经8-10天的增殖后,就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给健康人。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经3-15天的潜伏期便可能发病,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
我国传播登革热的伊蚊主要是白纹伊蚊,分布广泛,日出前后和日落时分是它们叮咬的高峰时段,白纹伊蚊的幼虫喜好洁净的水,社区内的树洞、石穴、积水轮胎,废弃的碗、盒,存接水的瓶瓶罐罐,丛生植物的叶腋等,都是它们繁衍后代的温床。
何时应该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
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同时伴有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此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
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法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登革热。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来源:福建卫生报综合中国疾控动态、北京日报、北京疾控、央视新闻、成都疾控、海南疾控、湖南疾控
编辑:李子
审核:黄美辉、陈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