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隔离的知识-感控应知应会-第四部分(2023)

2023
09/25

+
分享
评论
感染管理2021
A-
A+

接触隔离患者的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接触污染物品后、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1、什么是隔离?

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携带者及场所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2、什么是空气传播?

由悬浮于空气中、能在空气中远距离传播(>1m),并长时间保持感染性的飞沫核(≤5μm)导致的传播。

3、什么是飞沫传播?

带有病原体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4、什么是接触传播?

病原体通过手、物体表面等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5、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原则是什么?

(1)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如虫媒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采取针对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3)隔离病区(室)应有隔离标识,标识颜色和内容根据需求制定,如黄色标识一般用于经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标识一般用于经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标识一般用于经接触传播的隔离。

(4)疑似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5)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6)应限制无关人员进入隔离区域,严格管理陪护及探视人员。

(7)对隔离患者进行宣教,做好手卫生及相关隔离要求。

(8)隔离患者外出检查、诊疗、手术、转科、转运等时,应通知相关接收部门或单位,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9)接收部门或单位应做好隔离准备,在隔离患者离开后,应采取相应的清洁与消毒措施。

6、空气传播的隔离措施?(人人掌握)

病人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结核、水痘、麻疹等。

隔离措施:

(1)原则上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经空气传播疾病的医院或科室进行收治,转运过程中做好医务人员的防护。

(2)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宜安置在负压隔离病室。

(3)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宜戴医用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宜限制其活动范围。

(4)应遵循WS/T368的规定进行空气消毒。

7、接触经空气污染传播疾病的患者时,医务人员应如何防护?(人人掌握)

患者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开放性肺结核、麻疹和水痘等。

隔离措施:

(1)应严格按照区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2)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当接触患者及其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应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

(3)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42011695596839837

20911695596840078

8、飞沫传播的隔离措施?(人人掌握)

接触经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及污染物,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取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隔离措施:

(1)宜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

(2)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3)探视者应戴医用外科口罩,宜与患者保持1m以上距离。

(4)加强通风,应遵循WS/T368的规定进行室内空气的消毒。

9、接触经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时,医务人员应如何防护?(人人掌握)

(1)应根据诊疗的需要,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一般诊疗护理操作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严格手卫生。

(2)与患者近距离(≤1m)接触或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当接触患者及其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应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操作完成后严格手卫生。

10、接触传播的隔离措施?(人人掌握)

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的患者及其污染物,如肠道传染病、经血传播疾病、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患者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取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隔离措施:

(l)宜单间隔离;无条件的医院可采取床单位隔离或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隔离于一室。

(2)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减少转运。

11、在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的患者时,医务人员应如何防护?(人人掌握)

(1)接触隔离患者的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接触污染物品后、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2)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及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患者应按要求穿脱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务人员,隔离衣,患者,传播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