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嘱点评|住院“失眠”了可以这样联用吗?
作者:史光伟(酒泉市中医医院中药临床药师)
指导:曾俊媛(酒泉市中医医院临床药师)
基本信息:汉族,男,78岁。
中医诊断:胸痹—痰浊内阻证
西医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3级;2.心律失常、心房颤动;3.胸腔积液;4.肺部感染、低氧血症;5.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组;6.腹腔积液;7.脑梗死;8.慢性胆囊炎
问题医嘱
医师于1月31日——2月4日(共5天)给予患者
“阿普唑仑片0.4mg+右佐匹克隆片1mg po qn”。
医嘱点评: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进行问题分析:
1、该医嘱未见相关诊断或相应病程记录;(病历内容此处再不予展示,跟医师交流得知用药目的为干预“失眠”。)
2、该患者为老年高龄患者(≥75岁),评估疾患情况,该患者住院期间应格外防呼吸抑制、防跌倒等。
医生医嘱中「阿普唑仑」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其中阿普唑仑为「苯二氮卓类(BZDs)」镇静催眠药物,右佐匹克隆为「非苯二氮卓类(non-BZDs)」镇静催眠药物,二者虽作用机制不相同,但作用均与苯二氮卓受体有关联,均为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不推荐二者联用,尤其不推荐老年患者联用。
主要是考虑二者合用时两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共济失调、意识模糊、幻觉、呼吸抑制等,其它不良反应还包括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低、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容易叠加,大大增加风险,且联用治疗效果亦不明显。
用药建议
高龄“失眠”患者首选非药物疗法,如CBT-I(认知行为治疗-失眠疗法);
不得已进行药物疗法且首选non-BZDs(如:右佐匹克隆),不推荐或谨慎使用BZDs (如:阿普唑仑),尤其不宜将这两种药品联用;注意单次给药剂量及qn的给药频次,并做好用药监护。
若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联合小剂量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焦虑药物,如多塞平片(3~6mg/d)(温馨提示:目前市场上多塞平片的规格几乎全部为“25mg/片”,使用时可以将该药一整片研细后备用以分次给药,一片即为四到八天的量)。
文末思考
(1)为什么好多医生喜欢一开始直接使用阿普唑仑片干预?
(2)是否把住院环境对患者睡眠的影响作为重点考虑?
(3)有哪些使患者依存性高且容易操作的非药物疗法?
参考文献:
[1] 张鹏,李雁鹏,吴惠涓等.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05):324-335.
[2].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 53 (08): 564-574.
-完-
文|罗哲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