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山三院手术麻醉中心已建立“揭榜挂帅”的临床微科研课题制度,结合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广泛开展大数据挖掘研究。
数尽其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围术期大数据挖掘进入新发展阶段
作为当下的热点之一,医学大数据是优化临床诊疗行为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也是支撑临床医护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是医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麻醉领域,随着数据可用性增加,大数据和物联网、机器学习紧密结合,标志着麻醉学界即将进入第四次技术革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麻醉中心在学科带头人黑子清教授指导下,于2019年启动围手术期专病数据库的建设,目前已联合医院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成功搭建分布式大数据平台底层构架并形成数据湖,出版了国内行业的第一本《围手术期标准数据集》(科学出版社),实现了围手术期21万例手术患者多模态大数据的治理;并实现跨数据库复杂检索功能和围手术期八大系统的50个并发症的自动提取和统计。
截止2023年8月,中心已建立包括21万手术患者,3万老年患者、0.3万器官移植患者的20多个大样本专病队列。开展40多项大数据挖掘研究,发现了术后肺炎、认知功能障碍、急性肾损伤、脓毒症等多个围手术期器官损伤的风险标记物,并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多个预警预测模型,系列成果在J Clin Anesth、Respir Res、J Transl Med、Ann Med等领域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制作风险预警应用4项。
目前,中山三院手术麻醉中心已建立“揭榜挂帅”的临床微科研课题制度,结合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广泛开展大数据挖掘研究。为此,中心青年文明号创作了《围手术期大数据挖掘之歌》科普视频,通过动画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对数据挖掘过程进行了展示,希望本视频可以激励更多临床医护人员,立足于医学大数据挖掘,助力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