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光 卓然而立丨浙大邵逸夫医院建院30周年人文主题活动正式启航!
人文主题活动正式启航、浙大邵逸夫医院建院30周年
9月2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不负韶光 卓然而立”建院30周年人文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庆春院区顺利举行。依托三十周年院庆契机,活动将围绕医学人文建设开展一系列跨界合作与创新实践,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人文医院发展新范式。
浙大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黄昕在仪式现场表示,人文精神是现代医学的核心价值,也是公立医院诞生、转型和卓越发展的基石。30年栉风沐雨,浙大邵逸夫医院之所以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医院自始至终对创新的鼓励和对人文关怀的倾注。此次主题活动的开启是深挖邵医文化基因、凝聚新时代思想力量的一件大事,也与国内外医学向人本化、人性化、人文化回归的共识不谋而合。医院期待在即将迎来而立之岁的关键时刻,以人文建设为切入口,做好“更有温度的医疗”,开创高质量发展事业新局面。
医学与人文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整体。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个体化、全程化、深层次需求随之增加,使得医院人文建设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之一是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进一步为新时代下公立医院人文建设指明方向。
将人文精神融入医学实践,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浙大邵逸夫医院在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的沧桑巨变中稳妥立足的制胜关键。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首个港资捐助、省政府配套建设的公立综合性三甲医院,浙大邵逸夫医院自建院起就非常重视人文建设。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医院将医学人文落到实处,逐步凝练出“给您真诚、信心和爱”的服务理念和“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的管理理念,塑造了具有邵医特色的人文关爱文化,打造了邵医咖啡、《邵医之声》等一系列文化品牌,曾荣获“人文爱心医院”称号,并连续八年蝉联“医疗行业最佳雇主”。在杭城百姓心中,邵逸夫医院已成为“温度医疗”的代名词。
启动仪式由浙大邵逸夫医院副院长丁国庆主持
领导嘉宾上台启动
启动仪式现场,中国美术学院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以及《大众摄影》杂志“我遇见最美的光”人文创作基地同步揭牌,宣布正式落地浙大邵逸夫医院。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旨在通过现代医学和人文艺术的跨界碰撞,探索高等教育的崭新路径,培养具有感知力、表达力的新时代人才;人文创作基地则将为院内外的文艺爱好者搭建更为广阔的创作平台,致力将医学的温度、厚度与深度通过艺术表现凝成永恒。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表示,双方合作成立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既与中国式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高度契合,也充分展现出彼此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夯实百姓生活基石上的前瞻意识与责任担当。学校期待与医院强强携手,在现代医学和人文艺术的碰撞中不断探索高等教育的崭新路径,培养具有感知力、表达力、创新力的自由心灵,并充分发挥医术和艺术的疗愈力量,在跨界对话中合力缔造“人民之心、美美与共”的浓厚氛围。
《大众摄影》杂志社副社长、执行主编郑壬杰表示,期待在未来为医务工作者们打造一座光影舞台,让更多的人通过视觉理解到医学的温度与情怀,感受到医务工作者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
此外,仪式特别邀请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绍兴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丁凯老师为院内的摄影爱好者们进行了主题授课,并在医院门诊、检查区域和户外花园展开了实地采风。据介绍,本次“不负韶光 卓然而立”主题活动正式启动后,将在院内举办一系列丰富多样的人文活动,让邵医品牌在人文浸润中不断发扬、延展。
过去卅载
浙大邵逸夫医院在坚守中不断开拓,在突破中力求发展,在创新中实现跨越。借建院三十周年之东风,医院将强力推动人文建设、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协同并进,以有温度的医学供给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夯实百姓生活基石,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标杆医院先行样本。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办公室主任李都金,研究生处(研工部)、学科建设处处长王一飞,学工部部长韩亮,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周武,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矫健,绘画艺术学院团委书记陈骁;《大众摄影》杂志社副社长、执行主编郑壬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绍兴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丁凯;浙大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黄昕,副院长孙斐,副院长黄翯,财务总监戴秀兰,护理副院长庄一渝,钱塘院区党委副书记王家铃,副院长沈水珍及相关科室代表出席仪式。
来源:邵逸夫医院 党政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