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我们不是寻人,是救命!”六年,他们在福州搜寻了超400位阿尔茨海默病老人

2023-09-22 11:54   福建卫生报

叶钦勇说,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信号的识别亟待提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可以延缓病情,减少总体的医疗费用。

“一个孩子走失往往有亲戚、朋友、老师等几百个人一起找,但老人走失,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往往只有直系亲属在找。”    

一年之内,80岁的父亲两次走失,沈大哥(化名)觉得父亲老了,自己也老了。父亲第一次走失24小时后自己走回家,第二次,倒在离家12公里的菜市场里,被好心人送到医院。那次,父亲在医院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

根据资料,福建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1.10%,总计460万人,预计2025年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而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率为5.6%。据此估算,在福建,超25万的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而走失,是这类人群的一个显著特征。 

今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我们想了解,在偌大的城市里,寻找一位走失的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会面临哪些困难,家属需要获得哪些支持,如何防止这个群体从缝隙里掉落?

夏天的寻人量占40% 、一半以上老人有阿尔茨海默症

每年夏天,是福建省麒麟救援队最忙碌的季节。根据往年,天气一热,收到的寻人需求也最多,几乎占到全年的40%。

7月21日晚11点半左右,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李大爷在晋安区走失。家属报警后,查看监控发现,李大爷曾在三八路鹤林加油站短暂出现,后来就在监控画面里消失了。

那两日,福州的最高温达36℃,老人已经在烈日下走了一天一夜,却像蒸发了一样,没有任何消息。家属心急如焚,赶紧向福建省麒麟救援队寻求帮助。

救援队于7月22日22:37发布搜救贴,队员颜承恩驾车熟络地找到老人最后出现在监控画面的位置,根据老人的步频和体能,判断老人不会走远。于是,他沿着老人前进的方向搜索,22:50,终于找到人。离家时,老人穿着体面,找到时,他只剩黑色内裤和拐杖,无力地躺在公交站的座椅上,有些脱水,意识模糊。

颜承恩给了老人一些水和饼干,老人逐渐恢复过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出现在这里,看着颜承恩像是多年不见的老友:“要不要到我家坐会?”

2016年11月,福建省麒麟救援队成立,后又整合成立了省红十字(麒麟)搜救队,主要承担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搜救任务、应急搜救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等。

87961695337542624

▲麒麟救援队队员在出任务

2017年,麒麟搜救队寻人小分队诞生。队长金丽芬告诉记者,有两类人是他们搜寻的主要对象,一是孩子,二是老人。六年来,救援队搜寻了800多位走失者,其中一半以上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  

据《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测算,中国每年走失老人约为50万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占走失老人的最大比例。

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叶钦勇教授告诉记者,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特征包括认知减退、情感障碍、行为障碍等,方向感缺失也是认知减退的一大表现。如果出现走失这一情况,表示他的病情至少在中度以上。

有的老人还会一再地走失。李大爷、沈大爷都是在一年之内走失了2次。“怎么都看不住!”沈大哥曾给父亲身上放了一个定位,一不留神就被老人家拆下来。

为了防止老人再度走失,队员会给家属提供一些方法,比如,为老人定期拍生活照,留存在手机里;不得不出门时,佩戴识别身份的牌子、手环;身上放置多个定位器,多重防护;穿鲜艳的衣服,走失时容易辨认等等。

24681695337542839

▲“麒麟救援队帮他(她)回家项目”获得2022年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大赛金奖等诸多奖项。图中为队长金丽芬

走失后死亡率为10.47%“我们不是寻人,是救命!”

作为走失的高危群体,老人获得的关注却很微小。金丽芬说,一个孩子走失往往有亲戚、朋友、老师等几百个人一起找,但老人走失,往往只有直系亲属在找。

而搜救过程中的困难在于:大部分老人没有带手机,无法联系;走失时穿着干净,在人群中不显眼;没有支付能力,小部分依靠公交车,大部分是在路面上不停移动,轨迹不清晰;基本没有防护能力。

最后一点,也让每次搜救充满了紧迫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走失后,由于各项生活能力降低或丧失,死亡率非常高。一项统计发现,阿尔茨海默病老人走失后死亡率高达10.47%,远高于一般走失者死亡率3.1%。

对颜承恩来说,久久无法忘记的是一个寻找失败的故事。

那是莆田的一家三口,老父亲在福州住院,弥留之际,老母亲提出要来照顾爱人最后一程,儿子起初不答应,因为当时母亲已出现轻微的老年痴呆。但拗不过老人家,儿子最终带着母亲到了福州。结果,母亲有一次一转眼就不见踪影。儿子向麒麟救援队紧急求助。

几天过去,一处工地发出异味,人们才发现已经溺亡的老人。不到一个星期,病榻上的父亲也走了。

“不应该是这个结果,不应该啊!”每次聊到这件事,颜承恩的声调就高了起来:“这本来是一家人最后的团聚时刻。这件事一直提醒我们,要快些,再快些!我们不是寻人,是救命,我们不是挽救一个人,是在救一个甚至多个家庭!”

为了不耽误搜救,队员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365天不喝酒,24小时手机开机;接救援信息的队员的手机电量从不低于50%;队员的随身包里面都常备一件队服和防晒衣,以便随时出勤。

57341695337543246

▲搜救队员们和家属一起找回走失的老人

不断扩充力量照亮老人的回家路

近年来,救援队的力量也在不断扩充。金丽芬一度以走失人员的视角思考,走失后会怎么做,路面上哪些人员覆盖率高?她想到了保洁员和公交司机群体。2019年,麒麟救援队联合福建省清洗保洁行业协会和公交运输管理部门,建立了两条寻人专线,不断补齐寻人的真空地带。

50121695337543853

▲麒麟救援队“公交助力群”

搜救针对的是走失的老人,而社会援助的大手可以提前展开,托住这些人。

不少老人是在多次走失后才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而有些家属直接认为该病无药可医,放弃治疗。

叶钦勇说,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信号的识别亟待提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可以延缓病情,减少总体的医疗费用。

叶钦勇还建议,可以将脑健康或认知筛查的项目等纳入老人的健康体检。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就发布《关于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提到,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实际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提供1次认知功能初筛。

此外,老人需要陪伴,照护者的压力也需要纾解,《通知》也提出,可以建立老年痴呆防治服务网络。比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一些社区聚焦失能老人刚需,开始尝试喘息服务。家庭可以把老人送到机构短期托养,也可以由专业机构的照护人员上门提供服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而作为普通人,能做的就是把目光“匀”一些出来,看到这个群体。

金丽芬在儿子上小学时就告诉他,路上遇到疑似走失的老人可以多留意,先把人留住,并根据老人提供的线索通知家属,留不住可拨打110。

在一次讲座上,一位学生问金丽芬:“我的朋友圈里只有家人,这种转发有用吗?”

金丽芬讲述了救援队一次耗时最长的搜救:2019年一位老人在福州走丢。麒麟救援队多次响应,出动救援均没有找到。2个多月后,老人在南平一个乡镇的路上被好心人发现,给救援队打了电话。事后,队员复盘寻人信息的传播轨迹发现,2个月间,这条信息从福州一直扩散到其他地市,在福建人的朋友圈不断传播。

金丽芬说:“你的家人一定会信任你,帮你转发,你不知道他们背后的力量,你要相信,你的每一次转发都会照亮这些老人回家的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陈坤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陈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症,老年人,药物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