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透析肾友皮肤瘙痒难耐?
慢性肾脏病是肾功能在数月至数年内逐渐丧失的一类肾脏疾病。约40%~80%的晚期CKD和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存在瘙痒,其分布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慢性肾脏病相关性瘙痒又称尿毒症瘙痒症,主要累及面部、胸部和四肢。尿毒症瘙痒症可独立于其他皮肤疾病,但在40%~80%的患者中与皮肤干燥同时存在,或与表皮脱落的并发症如脓疱疮、线状结痂、丘疹、溃疡和结节性痒疹相互叠加。导致尿毒症瘙痒的原因非常复杂,不仅与患者本身的病理生理情况有关,也与尿毒症有关。
1、尿毒症毒素蓄积
毒素蓄积时,尿素经皮肤排泄量增加形成尿素霜,会刺激皮肤出现瘙痒。
2、高血磷等电解质紊乱
长期高血钙、高血磷伴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会促进钙及镁离子在皮肤中沉积,诱发瘙痒,是造成皮肤瘙痒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3、皮肤干燥
透析肾友由于皮脂腺、汗腺的萎缩和内分泌功能障碍,可导致皮肤干燥诱发瘙痒。一般在透析时或刚透析后,皮肤细胞中水分明显失衡,瘙痒会更加明显。
4、透析不充分
有研究表明,Kt/v>1.4时,瘙痒程度会降低。
5、过敏症状
如血液透析动静脉移植物、透析器、肝素、消毒液等,都可能引发瘙痒,个体差异性较大。
6、血中阿片样物质增加
阿片样物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类神经递质,与皮肤瘙痒的感觉传导有关。
7、免疫失调及周围神经病变
有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及深浅感觉障碍等也可诱发瘙痒。
那应该如何纠正皮肤瘙痒难耐的症状呢?
当出现皮肤瘙痒,要根据自身情况寻找原因,针对性进行纠正。若通过调整无效,可尝试药物治疗。
1、调节钙、磷平衡
将血钙维持在2.1-2.5mmol/l,血磷维持在1.13-1.78mmol/l,甲状旁腺激素(PTH)维持在150-300pg/ml。指标异常时,应积极治疗。
2、充分透析
适当增加血液流量、改变膜通透量、配合血液灌流均可改善瘙痒,同时可纠正由瘙痒引起的睡眠障碍。
使用高通量透析,每周做1-2次,每次2h以上的血液灌流。
3、做好皮肤清洁护理
定期清理皮肤表面的污垢、死皮,并经常涂抹凡士林、甘油、维生素E等保湿皮肤。
4、药物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
全身性药物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