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牙日】爱护牙齿 从小做起(附早矫小知识)
今天(9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为了增强孩子们的爱牙护牙意识,养成良好的护牙习惯,今天上午,磐安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医生来到县第二实验幼儿园为孩子们进行了一次专门的牙齿健康知识普及。
口腔健康
讲座上,口腔科主任张俊健用PPT向同学们生动地讲解了每颗牙齿的功能、牙齿的构成、龋牙的形成等内容,增加孩子们的口腔知识,让他们知道爱牙护牙的重要性,医生周丽斌则用牙齿模型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让他们从小养成口腔健康的好习惯。
医生简介
张俊健
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擅长儿牙早期矫正、口腔外科的种植牙、埋伏牙拔除术等疾病的诊治。
早矫小知识!
Q什么是口腔早期矫治
早期矫治,确切的说是“早期防治”,是指在儿童的早期生长发育阶段,一般为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期及之前的阶段,对已经表现出的牙颌面畸形、畸形趋势以及可能导致牙颌面畸形的病因,进行预防、阻断、矫治、引导治疗。
早期矫治的最佳时机?
开始早期矫治的时间,通常需要根据牙龄、骨龄、智龄(儿童的合作状态)判断。进行早期矫治的疗程一般在6~12个月。
1乳牙期
最佳时机为4岁左右,3.5~5.5岁皆可。如果过早,会导致牙齿松动,而且年幼不易配合;如果过晚,乳牙的牙根开始吸收,乳牙容易脱落,均无法达到矫治效果。
2混合牙列期
最主要的问题是前牙反𬌗(俗称“地包天”),一般应在恒切牙的牙根基本发育完成时再做矫治,约为8~9岁。
3骨性畸形
应在生长发育高峰期前和生长高峰期进行矫治,一般为10~12岁,男孩通常比女孩晚2年。过早会延长疗程,过晚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早期矫治的适应症
1不良口腔习惯
常见原因有:鼻炎,腺样体肥大,鼻窦炎,扁桃体肥大,长期不良张口习惯等。导致露龈笑,上唇短厚翘起,牙齿不齐拥挤,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下颌后缩,表现出所谓的“腺样体面容”。首先需要针对鼻咽部疾病进行治疗,恢复正常的鼻腔通气,然后再进行口呼吸的纠正。
2反颌(前牙反合俗称“地包天”;后牙反合即锁合)
会造成咀嚼效率的降低,影响咬合功能,更严重的甚至出现面部四陷,下巴明显突出,表现为月牙脸,美观影响较大,从而可能导致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对工作生活造成影响!
3严重的上颌前突(大龅牙)
早期矫治上颌前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上颌骨的生长,若伴有下颌后缩,可一并矫治,争取生长改良,降低二期矫治的难度,把复杂病例变成简单病例,甚至可将拔牙病例变成不拔牙。常用的有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器。
4严重的下颌后缩(小下巴)
早期矫治目的主要也是为了控制颌骨的生长,争取生长改良,降低二期矫治的难度。常用的有Twinblock矫治器;Herbst矫治器。
5偏颌(左右脸明显不对称)
偏颌患者除遗传的骨性因素外大部分存在偏侧咀嚼习惯,导致面部不对称、面中线偏斜,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纠正偏侧咀嚼。若是严重的骨性问题,除少部分能掩饰性治疗外,大部分需要后期手术治疗。
6替牙期牙列拥挤
替牙期轻度的拥挤是暂时的,因乳牙恒牙大小不匹配,以及牙量与骨量不匹配,随着颌骨发育会逐步改善,但明显的拥挤错位,牙错位至牙弓外,则需要提早干预。针对发病原因,可进行序列拔牙或扩弓等治疗。
来源丨口腔科
编辑丨党政综合办
初审丨傅妍妍
终审丨韦霞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