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
钾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与酸碱平衡,以及细胞膜的应激性和心肌正常功能。体内钾98%分布在细胞内,2%在细胞外,血钾仅占0.3%。正常血钾浓度为3.5-5.5mmol/L。
危重神经疾病常常并发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特别是神经功能障碍影响钾的摄入或丢失,渗透性利尿剂增加钾的排出,癫痫持续状态改变钾的细胞膜转运时更为显著。
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hypokalemia)是指血钾<3.5mmol/L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
①缺钾性低钾血症,即钾入量不足,表现为体内总钾量、细胞内钾和血钾均降低;
②转移性低钾血症,即细胞外钾转移至细胞内,表现为体内总钾量正常,细胞内钾增多,血钾降低;
③稀释性低钾血症,即细胞外液水潴留,表现为体内总钾量和细胞内钾正常,血钾相对降低。
诊断要点
1.低血钾原因明确(表-1)
表-1低钾血症常见病因
2.低血钾临床表现
(1)缺钾性低钾血症(表-2)
表-2缺钾性低钾血症临床表现
(2)转移性低钾血症:周期性瘫痪多在半夜或凌晨突发,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弛缓性瘫痪或肢体软弱乏力,以双下肢为主,少数累及上肢,严重者累及颈肌和膈肌;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数小时或数日。
(3)稀释性低钾血症:水过多或水中毒表现,如乏力、淡漠、头痛。
3.血钾实验室检查
血钾<3.5mmol/L,提示钾已丢失总量的10%以上。
4.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显示T波宽而低,QT间期延长,出现U波;重者T波倒置,ST段下移,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甚至心脏停搏(图-1)。
图-1 低钾血症心电图T波降低、平坦或倒置,U波增高,T波与U波融合。
监测与治疗
1.常规监测呼吸、心率/心律、意识等生命体征,动态监测血钾、血气分析、心电图。血钾管控目标为3.5~4.0mmol/L,心电图恢复正常。
2.常规补充钾量,每日不超过200mmol(15g氯化钾)。
(1)轻度低钾血症(血钾3.0~3.5mmol/L),补充钾100mmol(8g氯化钾)。
(2)中度低钾血症(血钾2.5~3.0mmol/L),补充钾300mmol(24g氯化钾)。
(3)重度低钾血症(血钾2.0-2.5mmol/L),补充钾500mmol(40g氯化钾)。
3.补钾种类
(1)富钾饮食:肉类、青菜、水果、豆类等。
(2)药物补钾:氯化钾、枸橼酸钾、醋酸钾,适用于伴高氯血症患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谷氨酸钾,适用于肝衰竭伴低钾血症患者;L-门冬氨酸钾镁,有助于钾进入细胞内。
4补钾途径
(1)胃肠道口服10%氯化钾溶液,为了减少胃肠刺激,可稀释于温水或牛奶中,餐后服,或口服/管饲氯化钾控释片。
(2)外周浅静脉滴注低浓度钾,或深静脉泵注高浓度钾。
5.补钾速度20~40mmol/h,不超过60mmol/h。
6.补钾浓度 常规静脉滴注,以含钾20~40mmol/L或氯化钾1.5~3.0g/L为宜。若需要限制补液量,可静脉匀速泵注高浓度含钾液体。
7.补钾注意事项
(1)见尿补钾,即尿量>700ml/d或30ml/h可安全补钾。
(2)加强心电和血钾监测,避免心脏停搏或血钾过高。
(3)细胞内外钾平衡需15小时或更久,停止静脉补钾24小时,即使血钾正常,也需口服补钾。
(4)难治性低钾血症需同时纠正碱中毒和低镁血症。
(5)补钾可能加重低钙血症,故需补充钙剂。
预后评估
神经重症并发低钾血症并不少见(44.1%~65.5%),并且是卒中病后30日死亡危险因素。
诊治流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