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输血科被授予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哨点单位
近日,由中国输血协会主办、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承办、威海市中心血站协办的“持续推进血液安全监测培训班”在山东省威海市顺利召开。会上为新加入的中国输血协会血液监测哨点单位举行授牌仪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输血科成为吉林省首批血液安全监测哨点单位。
开幕式上,中国输血协会理事长朱永明、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涛分别致辞,并在致辞中指出,血液安全监测是血液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评估血液安全保障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开展血液安全监测可通过早期预警预防血液安全事件发生,改善决策机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还可通过持续地提供有质量的监测数据,来支持可持续性发展。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15位专家分别围绕血站建设和管理、质量管理、献血不良反应监测、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可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监测、新发可经血传播疾病的防范等方面的进展作了相关报告。尤其是血液安全监测如何在工作和发展中发挥作用以及英国、美国为代表的各国血液安全监测的进展与启示,回顾了血液安全监测在中国哨点体系建设与运行实践。
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自2017年成立以来,在人员培训、理念传播、哨点建设、专业交流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019年4月,中国输血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血液安全监测指南》由监测委组织起草,包含基本概念和运行体系,明确了分类和报告模式,适用于中国血站和医院的血液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搭建起以“哨点、区域和国家”三级管理的血液安全监测体系结构,陆续在全国构建起了跨区域血液安全监测大数据体系。目前,通过“自愿、保密、非惩罚”原则招募到186家单位(92家血站和94家医院)作为监测哨点,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对血液安全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和及时应对,并已经发布了2020和2021年血液安全监测年度报告。 会上,吉大一院输血科以“持续推进血液安全监测”为主题同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在血液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工作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建立更加完善的血液安全监测系统方面得到了深刻的启发。 近年来,吉大一院输血科持续加强血液安全质量管理,健全血液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覆盖临床用血安全反馈、输血不良反应上报和输血不良事件登记等监控系统和信息系统,严格督导考核,提高医院对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的识别能力和处理能力,推进医院血液质量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未来,吉大一院输血科将继续提升血液安全监测能力、完善制度、优化程序、严控标准,积极配合做好血液安全监测相关工作,推动吉林省血液安全监测水平上新台阶,致力为我国血液安全监测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END
来源丨输血科
科室撰稿丨郭莹莹
科室审阅丨王晓宁
责编丨秦楠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