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故事5‖入疆百日诊千人/诚以爱心践初心
巴州人民医院第十批援疆专家、中医科主任刘小发工作侧记
“刘主任,30个号又挂满了,还有几位想加号,您看可以吗?”“加吧,照顾一下外地患者和老人!”每逢周二、周三、周五上午,巴州人民医院中医科援疆专家门诊前都会排满前来问诊的患者,医院第十批河北援疆专家、中医科主任刘小发热情地同患者打个招呼后,便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自今年5月19日来院以来,他便迅速调整状态,全力以赴奔赴在临床一线,繁忙的工作冲淡了他的思乡之情,患者期待的眼神更加坚定了他的援疆之心!
业务精湛 立足脾胃愈顽疾
刘小发师承国医大师、我国脾胃病泰斗李佃贵先生,侍诊14年,深得其传,尤其对李佃贵教授首创的浊毒理论颇有心得。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病包括西医的消化系统疾病,但不仅局限于此,人体多种疾病均可从脾胃论治。早在800多年前,金元名医李东垣就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而浊毒理论是李佃贵国医大师在多年临床实践、尤其是胃癌前病变的诊疗中创立的中医理论,他提出的“化浊解毒法”,有效逆转了胃癌前病变,打破了癌前病变不能逆转的理论束缚。刘小发主任立足脾胃,以“健脾胃、化浊毒”为治疗特点,对临床多种疾病均取得明显疗效。
60多岁的张先生患多发性骨髓瘤,经化疗后虽然复查各项指标正常,但是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生活质量很差,经刘主任治疗一周,症状明显好转,后又调理1月余,与之前判若两人,两人相谈甚欢,结成了忘年交的好朋友;刘大爷患有前列腺癌,虽做了化疗,但是少腹疼痛难忍,小便淋漓不尽,服药一周,症状明显缓解;杨女士患失眠,服用多种安神药物不效,慕名找到刘主任,当晚服药后一觉睡到天亮,惊喜不已;彭先生多年的胃胀基本消除,魏先生多年的腹泻改善了,刘先生的多年的便秘明显好转,困扰黄阿姨多年的多汗症也告愈了……来院100多天来,刘小发主任的诊疗人次已逾千人,绝大多数取得了满意效果。
主动担当 凝心聚力谋发展
入职中医科主任以来,刘小发以诚相待,主动担当,迅速与中医科全体医护人员融入一体。尤其是与沈建新副主任一见如故,两人多次促膝交谈,共谋科室发展,在沈建新副主任及全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支持和拥护下,拟定了科室的发展计划,并以具体措施保障科室持续稳健发展:
(1)创立了科室文化,即爱党爱国,爱院爱科,严肃纪律,团结协作,衷中参西,厚德精术,以道驭术,以术宏道;
(2)规范了各项制度,对科室的交班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及医保使用制度予以明确和规范,并于每周四提前半小时到岗,传达院周会精神,开展集体业务学习;
(3)选取了培养对象,为了科室长久发展,入科不久,他便择优选取了四位科室骨干,结成师徒,将诊疗技术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以尽早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义诊送温暖 健康关爱走基层
工作之余,刘小发主任还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类义诊活动,在巴音布鲁克镇、巩乃斯镇、哈尔莫墩镇、兰干乡夏库尔村等地留下了他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身影,他竭尽所能把河北优质中医医疗服务带到了巴州基层,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
而进一步增强科室人员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他牵挂心头的事,入科不久,刘小发主任便带领科室人员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赴和什力克乡下和什力克村,带去了生活必须品的同时对科室的13户结亲对象进行了健康评估及指导,了解了每一户的健康状况并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还拉近了与结亲户之间的距离。
在繁忙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刘小发主任没有忘记科室的7户扶贫帮困人员,八月初,他组织科室人员到夏库尔村对科室7户脱贫人员进行了慰问,通过走访了解了每户人员及家中的情况,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共同克服困难。
筛防阻逆 着力胃癌前病变
古人云“十人九胃病”。在胃病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疾病属于胃癌前状态,与胃癌呈现不同程度的关联性,但是很遗憾,截至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防治该病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谈及今后的工作设想,刘小发主任希望能依托自身专长和强大的资源后盾,开展巴州地区胃癌前病变的筛查和防治工程,以中医科牵头,探索形成中西医结合的、以中医为主的“筛、防、阻、逆”一体化胃早癌防治特色模式。“逆转一例胃癌前病变,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刘小发动情的说:“该计划已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希望它能早日实施,以为巴州人民的健康贡献我的绵薄之力”。
来源:新疆巴州人民医院
河北省中医院订阅号
编审、排版:宣传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