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院薄占东团队在分子肿瘤(Molecular Cancer)杂志发表研究成果“抑制骨肉瘤的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新机制”
近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薄占东主任医师团队在分子肿瘤杂志 (Molecular Cancer—最新影响因子/JCR分区:37.3/Q1,中科院分区一区)在线发表题为“Exosome-mediated miR-144-3p promotes ferroptosis to inhibit osteosarcoma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through regulating ZEB1”(外泌体介导的miR-144-3p通过靶向调控ZEB1促进细胞铁死亡,抑制骨肉瘤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外泌体介导的miR-144-3p可通过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机制靶向结合ZEB1,调控骨肉瘤细胞铁死亡进程,从而干扰骨肉瘤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人群以儿童及青少年为主,临床预后差,致残率高。目前针对骨肉瘤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原发肿瘤根治切除和放化疗,但化疗后产生的耐药性及术后肿瘤转移仍然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关键。因此,探索新的诊断标志物及相关分子调控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骨肉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对进一步改善骨肉瘤预后十分必要。
基于既往研究,该团队从分子、细胞、动物层面分别入手,检测了多种标志性分子、代谢指标、形态学特征以及影像学表现,验证了miR-144-3p能够通过靶向调控ZEB1促进骨肉瘤铁死亡的假设,并进一步证实了miR-144-3p/ZEB1轴对骨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这些发现证实了外泌体介导的miRNA可能具有作为抗癌治疗靶点或诊断性生物标志物的巨大潜力,有助于改善骨肉瘤患者的预后效果。而骨肉瘤中铁死亡机制的探索也通过该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探讨,能否将靶向调控细胞铁死亡这一机制合理应用到临床靶向抗癌治疗中仍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
内容来源:骨关节外科 科研部
编辑:谭凌宇
校对:何梦莹
审核:蓝飞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