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Stroke:卒中后还有没有必要进行长程心电图监测?

2023-09-20 13:53

最终作者认为,在抗凝率>80%的缺血性卒中和TIA队列中,ECG检测到AF的复发性缺血性卒中调整后风险比PCM检测到的AF高5倍。

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越来越多地采用长程心脏监测(prolonged cardiac monitoring,PCM)寻找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在为期14天Holter上检测到的AF(PCM检测到的AF)定义为在PCM(包括Holter监测、外部或内部循环记录仪以及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上检测到的任何AF。目前关于房颤相关缺血性卒中风险的知识来源于基于人群的大型观察性研究,在这些研究中AF的诊断是基于12导联ECG。ECG检测到的房颤往往是在求医治疗的有症状或心血管并发症(如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或症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发现的。相反,缺血性卒中患者通过PCM检测到的AF,10名患者中约有8名患者无症状,这表明与ECG检测到的AF相比,PCM检测到AF发生栓塞事件的风险可能较低。

过去十年中积累的证据表明,与卒中前发现的AF或已知AF相比,缺血性卒中后首次诊断的AF(AF first diagnosed after an ischemic stroke,AFDAS)患者(主要是通过PCM检测到的),其血管风险因素、心血管合并症和结构性心脏病的患病率较低。此外,AFDAS患者卒中复发的风险似乎比已知AF者低26%。在先前的研究中,AFDAS队列纳入了ECG检测到的AF患者和PCM检测到的AF患者,没有对这些特定AF亚型进行分层分析。我们之前提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通过ECG检测到的AF不应被视为AFDAS,因为ECG检测到的AF往往以前AF已经存在。我们假设,尽管在卒中前未被检测到AF,但ECG检测到的AF具有很高疾病负荷,并且具有与已知AF相似的卒中风险。目前,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的ECG检测到的AF和PCM检测到的AF并未区别对待,这是因为它们从未被进行过比较。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两种AF的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是否不同。目前的另一个主要知识差距是,缺乏卒中患者在14天Holter上检测到PCM-AF负荷的全面数据。房颤负荷是房颤相关卒中风险的一个公认标志物。随着可穿戴心脏监测技术和卒中后强化心脏监测的使用增加,评估房颤负荷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2023年8月来自加拿大的Luciano A. Sposato等在Stroke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比较了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首次ECG检测到的AF vs PCM监测到的AF的卒中复发风险(主要结局指标)。

该回顾性登记队列研究纳入了2018年至2020年间伦敦-安大略省卒中登记的连续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并且ECG检测到AF和PCM检测到AF持续时间≥30秒。主要结局指标是复发性缺血性卒中。

本研究纳入了366例缺血性卒中和TIA伴AF的患者,218例为ECG检测到的AF,148例为PCM检测到的AF。PCM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2天(四分位间距,8.8-14.0)。PCM检测到AF的中位持续时间为5.2小时(四分位间距,0.3-33.0),负荷(总AF持续时间/总净监测持续时间)为2.23%(四分位数间距,0.13%-12.25%)。随访结束或第一次事件时的抗凝率为83.1%。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四分位距,5-34),ECG检测到AF组和PCM检测到AF组的复发性缺血性卒中分别为16例(13例抗凝)和2例(皆抗凝),发生率分别为为4.05和0.72/100患者年(调整后的危险比为5.06[95%CI,1.13–22.7];P=0.034)。

最终作者认为,在抗凝率>80%的缺血性卒中和TIA队列中,ECG检测到AF的复发性缺血性卒中调整后风险比PCM检测到的AF高5倍。

文献出处:

Stroke. 2023 Aug;54(8):2022-2030.

doi: 10.1161/STROKEAHA.123.043672. Epub 2023 Jun 28.

Differences in Stroke Recurrence Risk Between Atrial Fibrillation Detected on ECG and 14-Day Cardiac Monitoring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缺血性卒中,心电图,监测,检测,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