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院感应知应会04】标准预防及职业暴露

2023-09-20 10:52

局部处理后至院感办登记并填写报告(若当事人不能填写可由他人代填),如暴露于传染病,则进一步评估处理。

什么是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特点?双向指谁?

基于患者的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不包括汗液)、排泄物、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均可能含有病原体的原因,针对医院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注: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穿戴手套、隔离衣、口罩、帽子、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安全注射,以及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等。

双向:指所有员工和病人。 

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答:

1、手卫生

1.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掌握手卫生指征。  

1.2选择合适的手卫生方式。  

2、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  

2.1应对医务人员、患者、探视者进行培训教育,并指导实施。  

2.2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盖住口鼻并立即弃置用过的纸巾。  

2.3当患者病情允许、可以耐受时,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2.4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  

2.5宜使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候诊区内相互间保持1m以上的间距。  

2.6医务人员诊疗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的患者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接诊疑似经空气传播疾病或不明原因传播疾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3、正确选择和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3.1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应戴手套,非无菌操作应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无菌操作时应戴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清洁工作可戴重复使用的橡胶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手消毒。  

3.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等喷溅到面部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面罩或护目镜;有可能发生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等大面积喷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3.3接触患者粘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  

4、安全注射  

4.1每次注射均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及针头。  

4.2宜使用单剂量包装的注射剂。  

4.3输液及给药装置只能用于一位患者,不应多位患者共用,每次使用后合理处置。  

4.4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一人一用一丢弃。  

5、锐器伤预防  

5.1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宜使用具有防刺性能的安全注射装置。  

5.2保证光线充足。  

5.3不应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锐器,不应双手回套针帽。  

5.4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用锐器盒中。  

5.5重复使用的锐器,应放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运输和处理。  

6、重复使用物品的清洗与消毒  

6.1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用后应根据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具体要求应遵循WS310.1、WS310.2和WS310.3的要求。  

6.2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使用。  

6.3清洗、消毒或灭菌时应做好工作人员防护,防止发生职业暴露及环境污染。  

7、医用织物的处理

7.1运输被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应做好标识,密闭运送。

7.2处理使用过的织物时,尽量减少抖动。  

7.3医用织物处理的管理及处理方法遵循WS/T508。  

8、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8.1床栏、床头桌、椅、门把手、仪器设备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地面应定期清洁,保持干燥,遇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  

8.2具体清洁与消毒的要求和方法应遵循WS/T512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9、医疗废物的处置与管理  

应遵循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要求。

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

指医院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等相关活动过程中接触感染性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报告并填写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登记表(表 I.1)后由专业医生对其暴露情况进行评估及处置,并对其后续情况进行跟踪随访。

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

(1)锐器伤的预防:

遵循“小心防范,避免伤害”,“谁使用,谁负责”的第一原则。

①禁止针头回套;

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针头、刀片等锐器;

③不得徒手把锐器弯曲或折断毁形;

④上、卸刀片用持针器;

⑤传递和接受锐器时要通过容器,不得手对手传递;

⑥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锐器盒应放置于靠近医务人员、方便医务人员操作的地方。

(2)锐器伤的急救处理:

①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由近心端到远心端),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按压。

②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 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大伤口须请外科彻底清创。

(3)锐器伤的报告:

局部处理后至院感办登记并填写报告(若当事人不能填写可由他人代填),如暴露于传染病,则进一步评估处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务人员,组织液,排泄物,呼吸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