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纸短情长,医患情真!一封封感谢信点赞仁医仁心

2023-09-20 10:07   上海仁济医院

在病房他总是以自己独特的“陆氏关怀”为患者营造轻松的气氛,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无论门诊结束时有多晚,他都会带着自己的团队进行查房,认真看过每一位患者。

千言万语,道不尽我对您的感谢从医护人员身上,我才真正认识到,什么是仁医仁心。

10741695164942366

清晨查房、读病理片,每天接诊患者超过百人,在实验室里做研究,晚上和团队讨论课题.......仁济医院消化科执行主任、感染科主任马雄每天的行程只能用“繁忙紧凑”一词来形容。

从医二十八载,马雄收获了许多来自患者的锦旗与感谢信,其中一张“小黄人”的画像令他记忆犹新。 

“我是一名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在外院检查诊治月余也未确诊病因......”2018年,小李出现了肝功能异常的症状,并伴有严重的黄疸,眼球及身体皮肤明显发黄。当她辗转来到仁济医院找到马雄时,这位神情紧张、一脸沮丧的姑娘恳求道:“马主任,您一定要帮帮我 !”经过检查,小李被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是胆汁分泌功能障碍引发的黄疸,不排除有需要肝移植的可能,病情还是很严重的。”马雄介绍。经过诊断和免疫抑制治疗后,小李的病情得到显著改善,已恢复了正常生活。小李激动地写下一封感谢信,向马雄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因为身体皮肤发黄,她形象地用“小黄人”自比,并将马雄比作给与了“小黄人”们温暖和爱心的“Big Boss”。

“除了临床工作,我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做科研。”近年来,马雄在免疫性肝病研究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对于深入理解疾病,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做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看病。”仁济医院是国内最早诊治免疫性肝病的医院之一,全国各地患者慕名而来。近三十年来,上万名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得到马雄及其团队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其中重症患者上千人,缓解率达到90%以上。

致马雄主任:

1795169516494262453231695164943804

退休教师孙老师的爱人王先生于2019年查出有肺结节。“先生有家族史,他的外公和弟弟都是因肺癌去世。尽管他饮食起居都非常注意,但依然难逃厄运……”拿到诊断报告的一瞬间,孙老师夫妇二人的心如坠冰窟。经病友介绍,夫妇二人得知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赵晓菁是胸科手术大家,慕名来到仁济医院寻求帮助。

“从决定开刀,到当天住院,然后转入特需病房,手术、出院.....一气呵成。过程之顺利,所用时间之短,就医费用之低,伤口愈合、身体恢复之快,完全出乎我们意料。”孙老师回忆道。

赵晓菁以精湛技艺,为王先生切除掉肺部结节,不久,孙老师陪着丈夫王先生顺利出院。随访观察近四年,王先生肺部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我先生患此病,是不幸的。但是遇见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您和您的团队,是他的幸运,也是我们全家的幸运。”孙老师在信纸上动情地写道。

2022年年底,孙老师以丈夫的名义向“慈菁基金会”捐赠了一笔1万元的爱心善款。该基金由赵晓菁主任发起,旨在为贫困地区人群提供肺癌早期筛查及治疗。“一来表达我们全家对您(赵晓菁主任)及仁济医院胸外科团队的敬意,二来希望帮到更多有需要的人。”孙老师表示。

“(我)从事了一辈子小学语文教授。2015年退休后,一直活跃在第一线。至今还在义务为邻居和亲朋好友的孩子补课。我可以通过微信或者在线会议平台解答问题或辅导。”在感谢信最后,孙老师十分热情地希望能为医护人员的孩子们辅导功课。

一封感谢信,抒发的是患者对医者的感激,凝聚的是医患双方真挚的感情。每当收到患者来信,赵晓菁总会悉心收藏起来。“见信如见人,睹物思精进。”赵晓菁认为,外科医生更要做有价值的手术,融“技”与“心”为一体,让所有病患尽可能得到公平、及时、有效的诊疗。他深耕在肺、纵隔、气管等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近三十载,在国内率先提倡低剂量CT筛查肺癌的理念,并逐步开展各类常规和复杂胸腔镜手术;2009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肺叶切除和胸腺扩大切除术。他还带领团队一起摸索出一套肺癌早期筛查诊断的“金标准”,将肺癌治疗整体前移,极大地提升了患者救治成功率。

不断精进技艺的同时,赵晓菁及团队创新推出了“精准预约”挂号模式,患者先在网上提交详细病史资料,经细致甄别和筛选后,选出确有需要者,发放预约号,对其它患者给予相应问诊和建议。这种形式不但能使病患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优化,更让专家号发挥最大效应。

致赵晓菁主任:

7245169516494406489141695164945325

乳腺癌患者,常被喻为“折翼的天使”。乳房,作为女性最为美丽的标志物,对于其生理和心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来自厦门的小张数年前罹患乳腺癌,她独自来到上海,寻求仁济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陆劲松的救治。“第一次在门诊见到您时,您看完我的病历资料后,也许是看出我的恐慌,您微笑地对我说,积极乐观治疗,不要紧的。让我当时就觉得疾病没那么可怕。”一句轻声抚慰,一个温柔微笑,让孤身一人在外地求医的小张放下了悬着的心。

经过手术,陆劲松及其团队成功为小张切除了乳房肿瘤,并通过患者自体组织为其重建乳房。原本十分害怕看到胸前伤疤的小张,终于鼓足勇气正视自己的身体时,内心的激动让她忍不住喜极而泣。“创口比我想象中要小很多,重建乳房后,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个残缺的女性。相反,我更加有信心融入社会,想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在这封手写的感谢信中,她对陆劲松主任以及整个手术团队、护理团队表达了诚挚的谢意,“我要把曾经健康的那个‘我’找回来!”

仁济医院乳腺外科每年要处理逾千例手术。其中,陆劲松执刀的手术大多为乳腺癌晚期并且病情非常危重的病人。如何能使乳腺癌患者在最小的创伤下根治疾病,如何让她们在术后恢复自信心、回归日常生活,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陆劲松心头。

“归根结底,是要做到将心比心。”陆劲松说。

在病房他总是以自己独特的“陆氏关怀”为患者营造轻松的气氛,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无论门诊结束时有多晚,他都会带着自己的团队进行查房,认真看过每一位患者。对于即将手术的患者,他会在手术前一天仔细检查手术切口标记,抚慰患者不安情绪;对于术后的患者,他一定会认真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还不忘提醒患者加强术后功能锻炼。对于病情较复杂、情绪低落的患者,他总会叮嘱他们注意饮食休息,并用幽默通俗的语言科普病人难以理解的专业知识。患者能感受陆劲松主任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有问必答。通过4到5年的随访下来,由陆劲松医生团队手术的病人,局部晚期复发率低于平均水平。

致陆劲松主任:

1522169516494564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感谢信,医患,患者,主任,疾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