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ICU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ICU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5月-2020年11月收治的84例患者,并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对观察组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护理。对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时间、死亡率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为(8.56±1.26)、治疗时间为(17.25±5.12)、死亡率为0.9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4.23±1.23)、治疗时间为(9.74±4.39)、死亡率为0.24%,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患者早日痊愈,也能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ICU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护理干预效果;康复指导
【引言】将ICU患者与普通患者进行对比,可知ICU患者的自身病情比较严重,并且机体处于强烈应激的状态。ICU临床治疗期间极易产生多种类型的有创性操作、插管等疼痛刺激,甚至也会产生机械噪音、灯光刺激、床上束缚等问题,这样就会使ICU患者出现激惹、急躁等不良情绪。为了提高临床治疗和康复效果,需要保证是具有采取的措施科学合理地降低患者疼痛、急躁情况。本文对ICU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5月-2020年11月收治的84例患者,并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1例(73.81%),女性患者11例(26.19%),年龄为45-79,平均面临(61.35±1.13);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2例(76.19%),女性病例10例(23.81%),年龄为42-80岁,平均年龄(62.15±1.12)。两组ICU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一是对对照组ICU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括观察病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组织开展健康宣传工作、提供相应的康复指导帮助。
二是对观察组ICU患者实施程序化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实际涉及的内容较多。
在对ICU患者进行程序化镇静治疗,护士依据患者Rikor镇静躁动评分评估患者病情。如果发现评分大于2,就要给予患者镇静和镇痛治疗。先是选择负荷量完成镇静和镇痛目标,之后再依据个体比原则选择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同时按照Rikor镇静躁动评分结果,第一时间对泵速度进行合理调节[1]。在完成这些操作的基础上,护士与医生再次观察ICU患者的一般状况。
在对ICU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期间,做好基础护理干预方面的工作,护士需要适当加大呼吸道护理力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更换管道、做好吸痰工作,同时也要高效落实安全防护工作,对各种类型的管道进行固定,防止产生脱落问题。不仅如此,护士还要定期给患者更换体位,对患者进行局部按摩和被动肢体功能锻炼,从而达到防止出现压疮和深部静脉血栓问题。
对ICU患者实施唤醒护理干预,要求护士每一天都要在预定的时间内停止输注镇痛镇静药物,在患者恢复意识并且能够回答4个以上的问题之后,与患者进行深度交流。一旦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血压上升、脉搏变快等多较为显著的变化,或是出现躁动感或是不适的问题,就能够达到唤醒患者的目的。在完成评估之后,护士要再次给予患者镇痛镇静药物,在恢复目标水平的基础上再次按照个体化原则,科学合理地调整患者药物泵入水平。
1.3观察指标
对ICU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治疗时间对比
研究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为(8.56±1.26)、治疗时间为(17.25±5.12);观察组械通气时为(4.23±1.23)、治疗时间为(9.74±4.39),(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治疗时间对比(±s)
2.2两组死亡率对比
研究对照组4例死亡,死亡率为0.95%;观察组1例死亡,死亡率为0.24,(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死亡率对比(%)
3.讨论
ICU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并且会伴发急躁和交流等负面情绪,既会诱发应激增强,也会消耗体能,甚至还会对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痊愈状况造成影响,这就要对ICU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2]。在此之后,不仅会帮助患者环节疼痛,也能减轻患者机体强烈应激,在提高治疗和护理干预效果的基础上,加快患者身心健康恢复速度。在我国医疗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将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和护理干预作为ICU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既符合现代医学理念,也要满足危重医疗质量提升要求。护士在此期间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制定计划性方案完成护理任务,在精准监测患者病情同时,合理调整镇静水平,避免产生预防药物副作用过大等问题。
综上所述,对ICU患者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时间、死亡率,P<0.05,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痊愈速度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华峥,胡庆兵,李敏,刘建雄.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8):79-80.
[2]范群,潘明华,范叶君等.ICU机械通气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的进展[C]//.第三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7:278.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姚嘉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