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分析(2023.9.17):七旬老翁艰难发起网络咨询,折腾到崩溃,但仍对我们深表感谢,充满信任与认可!何以能如此?
网络咨询病例:
前言:
前些天有位结友在我的医患群里,后来加了我的微信,他有结节要咨询,但年纪大了,电脑网络不会弄,问我能否通过微信问诊,并将诊费直接转给我。这对医患双方来讲都是有风险的,因为微信或直播的问诊并不是合规的诊疗行为,给的建议是关乎肺部病灶良恶性的判断以及手术与否,或手术方式等非常专业的医疗问题。若考虑恶性,结果听信去切了肺叶,报告良性,这时越想越气,将转诊费的证据保留,起诉医生非法行医怎么解?如果考虑良性,建议随访,结果转移了,起诉医生延误病情那怎么办?但面诊或有资质的网络咨询平台则不一样,本身就是医疗行为,存在误诊或漏诊的风险,并有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是合法的诊疗行为。那么也有人会问:那不要收费,直接帮忙看下呗!我想一是都免费问诊精力有限,是吃不消的;二是不收费是不是就不用担责?不是有新闻非执业地点救人都是非法行医吗?还是不敢的!所以通过而诊或网络咨询平台正规渠道问诊或就医才是合规的,即使年纪大,真的也是爱莫能助呀!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男 72岁 。
主诉:
发现肺结节3年。
现病史:
患者缘于2020-08-15行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及两肺下叶见多个微小结节灶,较大的直 径约6mm,边界欠清,余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未用药治疗,后年度复查。2021-11-20复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下叶及左肺下叶见微小结节灶,最大者位于右肺上叶,直径约4-5mm边界清”,2023年于某省某市人民医院行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尖段、右肺上叶后段、右肺下叶前基底段、左肺上叶前段见多发实性结节,较大者位于右肺上叶后段,大小约为12mm×9mm”。
希望获得的帮助:
已通过叶建明qq邮箱上传了CT影像资料。 恳请叶建明主任指导治疗。
影像展示与分析:
先看2020年8月影像:
上图是非薄层的影像,感觉是混合磨玻璃密度,边缘不光滑中间有小空泡征,整体轮廓较清,恶性不能除外的。
薄层上病灶出现,此层只是胸膜处略增厚的样子。
病灶与胸膜接触面较宽,表面有缺口(分叶),整体轮廓较清,密度较高,但边缘区似有磨玻璃密度成分。
邻近胸膜略增厚;病灶密度较高,有微小血管进入,轮廓较清,灶内部分区域偏实性。
边缘少许磨玻璃成分;有空泡征,瘤肺边界清。
边缘不平有毛刺样征,胸膜略有牵拉。
密度不均,表面不平毛糙。
再看2023年的影像:
病灶出现,轮廓清。
表面不平毛糙。
微小血管征,表面有棘突以及一定收缩力;邻近胸膜有增厚。
空泡征有,但膨胀性不强。
表面不平,胸膜略有牵拉。
密度稍不均,胸膜轻微牵拉。
微血管征
艰难的问诊历程:
结友先加了我微信,然后问可否从邮箱发资料,从微信转诊费。当然鉴于本文开头说的原因,我是建议其通过好大夫在线或小荷健康平台发起问诊的。
发起了网诊,但到付费这一步,付不了!后来发现是要等预检医生完成病史采集与整理后才能付费。
该交费了,又说钱交不了,居然说不支持微信支付,这应该不会的,大概还是哪里设置的问题,或弄得不对。
找年轻人帮忙,才支付完成。
老爷子忙活了一下午,还得在年经人帮助下才完成网络问诊的发起。感觉崩溃了!网络极大方便了百姓,但对于不擅长使用的老人来说,有时候真的是不习惯,也不觉得方便。但时代在前进,科技在进步,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
我的回复:
两肺其他过于微小的结节如果影像科报的,也没有临床意义,反正不可能去手术切除或明确的。其中主病灶在右肺上叶,此灶密度偏高,大部分实性,边缘少许磨玻璃成分,有微小血管进入,中间有小空泡,表面不光滑,而且随访密度略有进展,我觉得考虑恶性范畴的可能性大些,比如微浸润性腺癌或浸润性腺癌腺泡或乳头为主型,伴少量贴壁。由于位置好,能楔形切除,而且年纪也72了,再随访后继续进展再手术,机体的耐受性肯定比现在更差些,何况单孔楔形切除创伤不大,肺功能影响小,不会吃不消的。再加上手术切除肯定比消融或立体定向放疗更彻底,效果更确切。我的想法是考虑找个时间切了为好。当然真病理即使报告是肉芽肿性炎或慢性炎,也没什么关系,手术本身的创伤小,也是去除了病灶的,又明确了病理,仍是值得的。意见供参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