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强迫及相关障碍的护理

2023-09-18 09:58

从小注意个性的培养,不要给予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及时发现强迫倾向,早期干预。

强迫及相关障碍的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患者的强迫症状及焦虑情绪会引起睡眠障碍及食欲降低,所以患者住院期间需重视生活护理。  

(1)饮食护理

为患者创造宽敞、安静的就餐环境,合理安排就餐时间,并保证足够的进餐时间;为患者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满足患者个性化进餐需求;随时观察患者进食情况,根据患者进食情况随时调整饮食方案。  

(2)睡眠护理  

1)观察患者睡眠型态,评估睡眠与患者焦虑、抑郁及强迫思维及强迫行为的相关性。  

2)与患者共同分析强迫症状,如睡前的强迫仪式动作、强迫洗涤等均会对睡眠造成一定影响,告知患者随着强迫症状的改善,睡眠状态会缓解。  

3)给予患者睡眠卫生知识宣教,如生活规律、睡眠时间相对固定,不可一天早一天晚、白天午睡时间不超过30分钟;晚间睡前避免安排过度兴奋的活动,如长时间聊天、看情节激烈的电影;睡前不饮用浓茶、咖啡、可乐,不可过多进食;睡前排空二便。  

4)采用耳穴压豆、刮痧等中医护理技术改善睡眠。  

2.安全护理  

(1)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病室安静、整洁、光线适宜,温湿度适中,避免噪声。  

(2)采取措施干预患者,如分散患者注意力、安排工娱活动等,以减少洗涤次数,避免损害发生。  

(3)严重强迫洗涤患者已出现手部皮肤破损,应给予对症护理措施,避免皮损进一步加重或出现局部感染等情况。如手部裂口较多,可用无菌纱布包扎等。  

(4)拔毛障碍患者如反复拔除同一部位毛发,可用纱布将其拔毛部位覆盖,以阻止其拔毛行为;既往吞食毛发严重者,应注意观察毛发在胃肠道集结成团的症状,如贫血、肠梗阻等,早期发现、早期对症处理,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5)皮肤搔抓障碍的患者,需观察患者被搔抓的身体部位情况,根据搔抓部位情况给予对症处理,严防局部感染及引发的全身反应。  

(6)对强迫伴有严重焦虑、抑郁患者,特别是躯体变形障碍患者有自杀意念看,应密功规察患者情绪变化,注意是杏存在自杀先兆,护士需加强安全意识,防止患者出现自伤、目余等危哑为。护上加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巡视、强化危险品管理。  

(7)因强迫行为无法控制,明显冲动躁动患者,护土应耐心、态度温和,陪伴患者,鼓劢思者表达情绪,协助患者合理控制情绪,避免引发暴力行为。  

3.用药护理  

(1)用药前详细讲解疾病治疗的原则、用药情况、用药疗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需重点强调药物治疗起效慢、疗程长,患者需有一定心理准备。护士语言应通俗易懂,保证患者及家属理解并配合,家属需鼓励、督促和协助患者用药,以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2)观察用药过程中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嗜睡、乏力、双手细微震颤;视物模糊、头晕、排尿困难;血压升、直立性低血压;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果出现,立即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3)药物治疗期间让患者保持稳定情绪、充足睡眠、合理营养,保证药物治疗顺利进行。  

(4)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艾灸、耳穴压豆、刮痧等,促进气血调和,减轻药物带来的各种不适。

4.对症护理  

(1)强迫洗涤患者护理  

1)密切观察患者每日洗手、洗衣物、洗澡的频率、次数、持续时间,反复洗涤时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有无其他伴随症状等。  

2)每日对患者洗涤处皮肤的情况进行评估,有无破损、发白、角质层软化的现象,及时掌握其损伤及好转情况,做好记录,按时交接班。  

3)指导患者使用刺激较小的清洁用品,保证水温适宜,将皮肤损害降至最低。  

4)每次洗手后及时协助患者涂护手霜或药膏,临睡前,也需涂抹护手霜或药膏,加强皮肤的保护。  

5)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摄人,增加局部皮肤抵抗力。  

6)患者强迫洗涤次数过多、时间过长、自觉痛苦难忍,可以实施保护措施,限制行动。  

7)适当安排工娱活动,分散患者注意力,减少强迫洗涤频次。  

(2)其他强迫行为患者的护理  

1)观察患者强迫行为的内容、方式、频次、伴随症状及发生强迫行为时的情绪状态;观察强迫行为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及患者用药反应。  

2)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的同时,行为矫正的实施对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3)对于过度强迫行为的患者与其达成矫正计划,比如规定起床、洗漱以及换衣服等的时间和次数,鼓励并督促患者逐步的实施,对于患者独立完成的行为矫正计划给予正向强化,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4)鼓励患者参加病区工娱活动,培养生活中的爱好,建立新的兴奋点弱化强迫行为。

5)告知患者接受与强迫行为共存的情况,“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带着症状去面对日常生活。  

6)指导患者冥想,正念减压等身心调节的方法,应对强迫症状带来的焦虑情绪,从而使患者更好地应对强迫症状,逐步减少其行为。  

5.心理护理  

(1)在准确、全面评估患者基础上,尽快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掌握患者心理状态,为心理护理方案实施奠定基础。

(2)耐心倾听患者讲述强迫行为发生时的情绪反应,积极关注,表达同理心,允许患者发泄不良情绪,表达愿意提供帮助的意愿。  

(3)与患者分析既往应对压力事件方式,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应对方式,适当给予患者肯定。

(4)不要过多对患者表现出的强迫行为进行说教,以免加深患者内心的挫败感和痛苦。  

(5)协助梳理患者错误认知,如“把念头当作事实”“这件事必须这样做”“事情一定会那样”“做事一定尽善尽美”等,帮助患者分析在强迫症状中存在哪些错误认知。  

6.健康教育  

(1)从小注意个性的培养,不要给予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及时发现强迫倾向,早期干预。  

(2)学习疗愈情绪创伤的方法:如何缓解痛苦情绪、如何在沮丧中振作精神。

(3)鼓励患者“带着症状去生活”,不纠结、不强迫,“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4)鼓励患者家属正确面对疾病及患者表现,给予患者多方面支持。  

杨娜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药物治疗,护理,患者,饮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