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福医附一的真实故事!患者命悬一线,家属3次同样的选择,让不可能变可能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是医者的初心 然而,面对急危重症的病人 医学并不是无所不能 那么,医院里的奇迹给了哪些人?
今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上官皇城主治医师分享了自己和团队救治过的一个真实病例。
每次关键时刻患者家属的一句“相信医生” 、医生的全力以赴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01、脑子里的“不定时炸弹”破裂、患者命悬一线
三年前的一天,神经外科值班手机如常响起。
“你好,这里是抢救室。外院转来一名突发头痛后不省人事14小时的54岁男性,外院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神志浅昏迷……”
“好的,我们马上到。”
我跟随主任立即前往抢救室查看患者老张(化名),结合颅脑CT结果和病情,初步考虑患者系颅内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能。
颅脑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
此时,守在老张身边的是两个年轻的儿子,那布满血丝的双眼里透露着他们内心无处安放的焦急。我们尽量耐心安慰家属,告诉他们还需要先安排脑部CT血管造影,进一步明确。
果然,CTA检查证实老张的前交通动脉上存在一个动脉瘤,同时双下肺可能已经发生了肺炎。
颅脑CTA提示脑动脉瘤(蓝色圈)
我们严肃而慎重地向老张的家属解释了病情的严重性:“这个病很凶险,据已有资料统计,约有1/3的病人在发病后可能没机会来到医院,在出血后现场就去世了,因此,你们父亲算是比较幸运了。但是,进医院仍然有1/3左右的患者因动脉瘤再次破裂或因肺部感染等各种并发症去世。这个血管瘤就好比反复'爆炸'的不定时炸弹,需要手术拆除。目前患者的第一次'爆炸'后带来的损害已经发生了,手术只是把这个炸弹拆除,术后仍有并发症,患者可能长期处于昏迷状态,甚至因为多脏器衰竭,病情加重,乃至死亡……”
“医生,我父亲才五十多岁,还没享过福,您一定要救救他啊!”大儿子哽咽不止。
“医生,您一定要帮帮我们啊,我们会积极配合治疗,贵院神经外科是福建乃至全国都有名的,我们很相信你们的技术,无论最终结局如何我们都能接受!我希望父亲能好起来参加我的婚礼!”小儿子恳切请求道。
“好!感谢你们的信任,我们尽快安排手术治疗!”主任听到家属这番请求后,迅速组织团队商讨治疗方案。
02、你若不放弃,我们必定全力救治、一个半月的惊险守护
详细告知手术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很快,老张被送到了手术室。在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下,手术顺利结束。
“患者手术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手术只是第一关,接下来还是持久战,需过五关斩六将,希望他能够逐渐稳定。”术后,我们简单明了地向家属交待了手术经过。
“谢谢医生,你们辛苦了!”家属连连表示感谢,明显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老张术后住到了重症监护室,出于院感防控的考虑,家属们每日只能通过视频探视。在监护室外,尽管家属们一再叮嘱和鼓励老张,但老张多数意识不清,得不到一点回应,每次都让人感到无比辛酸。
即使采取了一系列治疗措施,但老张的病情并没有积极好转,几度病危:呼吸频率快到机器的呼吸气阀切换都跟不上的节奏;粪和胃液的隐血试验阳性;严重的低钾血症、高钠血症、尿崩;接连好几天,检验科都报了危急值,好像危急值系统就是为老张专设的……让我们团队的医护都紧张不已。
我们再次和病房外守候的家属沟通,解释病人情况,探讨是放弃还是继续坚持治疗。
老张的儿子并没有因此选择放弃,他们说:“医生,感谢你们的辛苦付出,我们相信你们的技术,最终结局无论如何,我们都能接受!”
家属的态度不仅鼓励了自己,也鼓舞了我们。大家即使已筋疲力尽了,也仍放心不下老张,时刻动态关注着他的情况。为沟通方便,我们还建立了专用微信群,大家在群里讨论老张的病情进展和汇报各项指标,工作群顿时热闹了起来。
让人欣慰的是,接下来几天,老张的颅脑情况较前没有明显的恶化。
03、奇迹终于出现、父亲成功站在儿子的婚礼上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坚持,1个半月过去了,老张的病情已趋稳定。有天上午查房时,我发现他竟能自主睁眼了,叫他眨动眼睛竟也时不时能够配合,我顿时感到无比激动,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属。
老张的两个儿子激动得双眼泛红,声音哽咽。但老张的肢体活动仍然很差,这离小儿子所希望的能够站起来参加婚礼,还有相当远的距离。而私下里我们医务人员甚至也觉得,即使他活下来了,完全恢复的可能性不大。
但老张的儿子始终坚持治疗老张、态度坚决。这也鼓励了我们团队,让大家都充满了动力!很快老张的病情已达到转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条件,因院内康复床位紧张,家属自行联系康复医院以进一步治疗。
在康复治疗后1个月,小儿子突然发我微信说:“医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父亲准备出院回家了,现在他逻辑思维清晰,记忆力也没啥问题,能扶着走五六十米了,就是右侧患侧还不是很灵活,感谢你们的努力,谢谢你!”还分享了老张走路和用左手自己洗脸的视频。
回家后小儿子时不时会发来老张的动态,每一次都有新的进步,全组的医生看完都感到无比的惊讶和喜悦。
后来,老张的小儿子发来他喜庆的结婚照并说:“医生,谢谢你们,让我实现了愿望。”看着他的父亲站在一旁,完全看不出之前被病魔无情的折磨,实在让人震撼生命力的顽强!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往往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治疗难、恢复慢等特点,病情的危重程度和诊疗的难度在各个学科中均较为突出,老张能够取得这样的预后实属不易。
这与家属的坚持、悉心照顾及医务人员集束化、现代化的重症诊疗技术都密不可分,但将这两者联合贯穿的是医患间的相互信任,用爱回应爱,才有爱的循环,才有对等尊重下的互敬互助互相扶持。
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便是医生愿意冒险的勇气、医患之间的彼此信任和依赖 才赋予生命的光芒。
作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上官皇城 主治医师
指导老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余良宏主任医师、方文华副主任医师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陈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