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物重影、走路不稳?别忽略了这种病!|全科带您查原因(十六)
指导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 张卫茹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李 静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 宁旺斌 副主任医师
全科病例
患者:谭阿姨
年龄:55岁
主诉:间断面部及双下肢红斑21年,视物重影、走路不稳半月
就诊经过:患者于2001年上半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面颊部少许红斑,双小腿前部片状紫癜,不伴瘙痒,无疼痛与活动日晒无明显关联,第一次于当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甲泼尼龙48mg口服”调节免疫治疗,面部红斑及下肢紫癜逐渐消退症状好转,后办理出院。出院后未继续口服药物治疗,约1-2月后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面部及双下肢红斑,无瘙痒疼痛,遂第二次于当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甲泼尼龙32mg口服”治疗,其他药物具体使用情况不详,红斑消退后出院后,继续口服激素治疗6-7年,逐渐减量至“甲泼尼龙4mg,隔天一次维持治疗”,2022年4月初开始出现视物重影、行走不稳,无黑矇、视物旋转,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耳鸣,为求治疗前往我院门诊就诊。
住院后检查:头颅+眼部磁共振平扫+增强:
1.脑干背侧异常信号灶,C1-C4、T4-T6水平脊髓长条片状信号灶,性质待定,视神经脊髓炎系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建议结合水通道蛋白。
2.C5-T3水平脊髓可疑长条状长T2 信号灶,建议必要结合颈髓双反转恢复序列;脑育液生化检测:微量蛋白0.36g、葡萄糖3.11mmo1/L(血糖6. 0mmol/L)氯127.3mmol /L(血氯:104. 7Immo1/L)。免疫全套:免疫球蛋白G 0.05g/L;脑脊液常规:无色,清晰透明,细胞总数2.0×10^ 6/L;潘氏试验阴性。脑脊液:结核抗体检测、直核涂片革兰染色、自动涂片抗酸染色、 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均正常。
脑脊液外送中枢神经系统脱髓抗体谱4项:阴性。查MBP、AQ P4、MOG均阴性。
诊断:予请多科室会诊后,诊断考虑:
1、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AQP-4抗体阴性)可能,
2、系统性红斑狼疮
治疗:予以“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辅以“吗替麦考酚酯”免疫抑制等对症治疗后,患者视力,视物重影、走路不稳较前好转后出院。
全科科普
什么是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NMO) 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病。病因主要与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相关 , 临床上多以严重的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 )和纵向延伸的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 (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transverse myelitis ,LETM)为特征表现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NMOSD):是临床上有一组尚不能满足NMO诊断标准的局限形式的脱髓鞘疾病,可伴随或不伴随 AQP4‐IgG阳性,例如单发或复发性ON、单发或复发性LETM、伴有风湿免疫疾病或风湿免疫相关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ON或LETM等,它们具有与NMO相似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部分病例最终演变为NMO。
NMOSD常与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桥本氏病等发生共病现象。是一种高复发、高致残性疾病 。
NMOSD有哪些表现?
NMOSD 的临床表现与 MRI 影像特征 NMOSD 有6组核心临床症候,其中ON、急性脊髓炎、延髓最后区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最具特征性。
NMOSD如何诊断?
诊断原则:以病史、核心临床症候及影像特征为诊断基本依据,以 AQP4‐IgG 作为诊断分层,并参考其他亚临床及免疫学证据做出诊断,还需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
2006年Wingerchuk等制定的NMO诊断标准:
(1) 必要条件 : 1)视神经炎 ; 2)急性脊髓炎 。
(2) 支持条件 :
1) 脊髓MRI异常病变超过3个椎体节段以上;2)头颅MRI不符合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3)血清NMO‐IgG阳性。
具备全部必要条件和2条支持条件,即可诊断NMO。
2015年国际NMO诊断小组(IPND)制定的 NMOSD诊断标准:
NMOSD的鉴别诊断
对于早期NMOSD或临床、影像特征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应该充分进行实验室及其他相关检查。注意与其他可能疾病相鉴别,并进行动态随访。
NMOSD如何治疗?
全科医学科张卫茹主任点评
此病例从多系统损害入手,重点在神经系统病变,对于神经系统病变查因,需要分三步走,先详细问诊体查,再定位、后定性,对于各类查因患者,需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一一排除后再考虑其他少见病罕见疾病。作为一名全科医生,要熟练的运用全科医学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根据有效的问诊了解病情,进一步发散思维,不局限于一点,全科医生接触的大部分是以症状就诊的病人,需要应用专业知识,进行判断,思考得越全面,才能得到更正确的判断。
对于患者,除了治疗疾病,我们更需要注重对病人的全周期管理。此患者所选择的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手段是长期的治疗过程,患者出院后需要详细告知患者需定期门诊复诊,调节药物剂量,还需告知患者长期服用激素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加强患者生活指导及健康教育。
神经内科周小良医生、李静教授点评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约80%的患者体内存在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NMOSD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35-40岁。NMOSD具有复发病程,年复发率为0.77。NMOSD可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患者可合并肿瘤,其中以乳腺癌最常见。
NMOSD常常累及视神经以及脊髓。视神经受累患者常表现为较为急性起病的视力改变、视物模糊、重影甚至失明;NMOSD中的脊髓炎通常为纵向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大小便习惯改变、疼痛等症状。16%-43%的NMOSD为极后区综合征,表现为顽固性呃逆、呕吐等。年轻患者常以视神经炎为初发表现,而老年患者常以脊髓炎为初始表现。
NMOS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常因极后区症状而首诊于消化内科需予以高度鉴别。若在外周血或者脑脊液中找到AQP4抗体,则将为确诊本病提供有力证据。
NMOSD的治疗,急性期主要针对急性症状及病灶的治疗,常用方法为激素冲击、去除AQP4抗体的治疗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以及丙种免疫球蛋白的治疗;序贯治疗主要为预防复发,目前主要分为免疫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两大类。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硫唑嘌呤等。适用于NMOSD患者的单克隆抗体治疗有B细胞清除治疗类(包括利妥昔单抗、奥法妥木单抗、伊奈利珠单抗),IL-6信号通路阻断类(包括托珠单抗和萨特丽珠单抗),抑制补体激活类(依库珠单抗)等。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及康复治疗。
风湿免疫科宁旺斌副教授点评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免疫介导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其概念于2007年被首次提出。NMOSD作为一类疾病的统称,包括经典视神经脊髓炎(NMO)、复发或双侧受累的视神经炎,以及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等。大多数NMOSD患者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但也有约10%~27%的NMOSD患者为AQP4抗体阴性。
已有研究发现,NMOSD可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干燥综合征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共存。NMOSD合并SLE的发病机制不明,研究提示可能与γ干扰素介导的信号通路有关。NMOSD合并SLE需要与SLE所致的神经精神狼疮相鉴别,后者常有面部红斑、关节肿痛、肾脏损害、补体降低等SLE疾病活动等临床表现。
本例患者此次发病以视物重影、行走不稳为主要临床表现,无SLE活动的临床表现,经积极MRI、AQP4及脑脊液常规等检查提示NMOSD,积极予以糖皮质激素冲击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这个病例提示,对于有视物重影、行走不稳等眼部及神经系统症状患者,需要考虑NMOSD可能,应积极行头部及颈椎MRI、AQP4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尽早予以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从而改善其预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团队
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全科住培基地主要承担全国不同层次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的培训工作,现有医师9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教授1名、主治医生3名、住院医师4名。护师共9名,其中主管护师8名、护师1名。
全科医学科门诊设在门诊大楼三楼,全科医学病房设在湘雅医院红楼(1915栋) 1楼76病室,承担的工作有:1、各种全科的培训-不同层次的全科师资、全科住培、全科硕士、医学本科生;2、临床定位:以症状学为主诉的未分化疾病、疑难病、复杂共病等。2022年5月开设了症状学门诊(乏力、浮肿、消瘦)。
指导 专家
张卫茹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
主任医师
擅长:内科复杂疑难病/罕见病、系统性风湿病、免疫相关流产及产科复杂内科疾病、慢性肾脏病的诊疗。
指导 专家
李静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擅长:长期从事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基础及转化研究。擅长于重症肌无力及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
指导 专家
宁旺斌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炎性肌病、系统性硬化症、血管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风湿性疾病的诊治。
病例 提供
刘俊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成人)内科系统疾病。以症状学为主诉的各类未发化疾病查因;内科多并共存,疑难病,罕见病的诊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疗。
刘紫盈
2019级全科住培学员
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党委宣传部。
主管部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宣传部
合作部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
图片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视觉中国
编 辑:杨柳青
责 编:谭恋恋
校 对:刘微
审 核:谢明霞
终 审:严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