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会议回顾 | 李悦教授:肿瘤相关性血栓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现状

2023-09-15 14:13   三度医学

我们也需要更多国内研究证据支持并促进VTE防控的优化整合,进一步改善肿瘤VTE预防策略。同时,呼吁更多同道关注肿瘤心脏病学,关注肿瘤VTE。

"2023肿瘤相关VTE防治能力建设高峰论坛"于8月5日在哈尔滨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上,与会专家们围绕肿瘤相关VTE防治能力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与参会者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将带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悦教授——《肿瘤心脏病学发展历程及肿瘤相关血栓流行病学和预防现状》精彩回顾。

64751694733335110

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相伴相生,有多种共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氧化应激以及炎症等。肿瘤的治疗可引起心血管损伤,而血管内皮损伤是导致血栓的重要原因。在美国VTE发生率约为1.17/1000人年,而我国60家医院数据显示,VTE发生率约为1.45‰。

恶性肿瘤患者VTE发病率为4%-20%,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首次发生VTE病例中,20%-30%与肿瘤相关。同时,肿瘤合并VTE死亡率显著增加。美国有600万肿瘤住院患者,其VTE发生率为8.4%;无VTE患者院内死亡率为5.5%,而合并VTE院内死亡高达15%,合并肺栓塞的死亡率接近20%。国内10年间10万例VTE患者总体死亡率为2.1%;肿瘤合并VTE住院死亡率为8.0%;合并肺栓塞住院死亡率12.7%。

总体来讲我国肿瘤患者VTE负担很重

96721694733335169

肿瘤是VTE的诱发因素

肿瘤促进血栓形成的机制包括:肿瘤细胞通过激活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 (VCAM-1)损伤内皮细胞;肿瘤表达组织因子,激发凝血级联反应,促进凝血酶激活;另外,肿瘤释放ADP、ATP、TXA2等因子,激活血小板促进微栓子形成。肿瘤还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形成,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斗篷”样包裹转移瘤,形成栓子。而且不同的肿瘤,发生VTE的风险不同。胰腺癌的VTE发病相对风险(RR)最高,达到15.56,同时胰腺癌静脉栓塞发生风险(HR)为8.65。

4101694733335231

肿瘤合并VTE患者花费更高

荟萃分析 (56项研究,66000例癌症患者) 显示,合并VTE癌症患者年平均总费用较无VTE升高约50%。因此,VTE的预防是重中之重。

国外研究统计了32个国家,358所医院,68183名住院患者VTE预防现状;结果显示,42%内科患者存在VTE风险,48%采用VTE预防措施,正确率40%;64%外科患者存在VTE风险,64%采用VTE预防措施,正确率59%。然而,国内VTE预防现状严峻。在DissoIVE-2研究中,全国60家三甲医院,13609例住院患者(6986例外科患者 + 6623例内科患者),依据ACCP指南进行VTE预防情况评估;结果显示,外科住院患者仅有19%采取了任何方式的预防措施,而仅有11.08%的患者给予了正确的预防措施。内科住院患者VTE预防情况更加严峻,仅有11%患者采取了任何方式的预防措施,而仅有6%的患者给予了正确的预防措施。

我国住院患者VTE预防率低,癌症患者VTE预防率更低

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5年内发生围术期血栓肿瘤患者216名,其中只有20例接受预防性抗栓治疗,100例接受治疗性抗栓治疗。妇科肿瘤围术期8481例,预防性抗栓治疗1092例 (12.88%);乳腺癌围术期16137例,预防性抗栓治疗426例 (2.64%);结直肠肿瘤围术期8814例,预防性抗栓治疗6541例 (74.21%)。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包括,对血栓认识不足,过分担心出血风险;而抗凝治疗的中断是VTE复发的重要因素。

7841694733335432

综上所述,肿瘤相关VTE发病率高,预后差。肿瘤合并VTE重在预防,我国肿瘤VTE预防有待进一步加强,而治疗须个体化对待,同时也要兼顾出血风险。我们也需要更多国内研究证据支持并促进VTE防控的优化整合,进一步改善肿瘤VTE预防策略。同时,呼吁更多同道关注肿瘤心脏病学,关注肿瘤VTE。

23241694733335618

图文排版:三度医学 彼岸

版权声明

版权归“三度医学” 所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流行病学,VTE,围术期,血栓,肿瘤,抗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